新浪财经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推出2016年两会报道特别策划:《两会专家谈》。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等几十位学者发文探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发声国企改革、互联网金融等改革议题。
新常态下应以四种思维探寻协调发展之路
张 辉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协调发展理论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对发展模式不断总结和反思形成的产物,其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农业社会,并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农业社会早期注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兼容并包”的哲学思想就是对协调发展理念的阐释。这一时期,协调发展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孟子“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农业发展观,李悝“尽地力之教”的农业经济思想。
时至今日,协调主要体现为均衡和融合,不同协调理论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对协调的决定力量、影响因素及其实现机制上的不同认识。当前及未来新常态下,应以四种思维探寻协调发展之路。
一、 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巧在“一子活则满盘活”。依靠战略思维探寻发展协调性。例如,在区域协调方面,必须找准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抓住拓宽发展空间的牛鼻子,在薄弱领域精准用力,增强发展后劲。从地理空间上看,拓展发展新空间必须加快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比,环渤海经济区及其腹地范围之广阔是前两者难以匹及的,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差异也最大,发展也最不均衡。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崛起中担负着重大使命,而且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环渤海经济带,推进东中西部互动,带动北方地区发展,打造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为优化开发区域提供示范样板。
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实现三省市的“各就各位”,找到差异化的定位,打破各自为政的行政壁垒,融入协同发展,寻求合作共赢。目前,三省市已就生态环境合作、教育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等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政策红利初步显现。未来,京津冀地区应加快探索跨省GDP分计方式、税收分成机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更深层次的改革,形成和实施京津“双头联动发展模式”,依托京津唐(7市)一体化带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二、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必须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想,在思考中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避免“蹩脚走路”。这需要我们不但要从整体空间格局去理解协调发展,也要从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角度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空间优化结构。空间结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当前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效率不高已经成为影响科学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区域发展的着力点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上,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逐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城市居住空间、公共设施空间,保持农业生产空间,合理压缩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居住空间。
空间协调开发。在国土空间开发中,必须统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遵循人口与区域协调的原则,集聚经济的区域要同时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促进缩小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遵循人口、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规模不能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遵循统筹城乡发展原则,城市建设必须为农村人口进城预留生活空间,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陆海空间统筹。要强化海洋意识,把握好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处理好陆地开发与海洋开发的关系,使陆地国土空间的开发与海洋国土空间的开发相协调。
城乡协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发展上的互补、待遇上的一致,是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党中央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融合思维
十三五期间必须做到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的统筹协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调整经济结构中释放增长新动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梳理融合思维,打破旧有产业隔阂,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还在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所以还是有些问题很突出。首先农业基础需要补齐短板。主要原因:我国农村农业设施基础相对落后,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粮食供给关系的失衡问题严重。其次工业需要做大做强。主要原因: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较低;规模经济行业的集聚程度偏低,行业产能过程问题突出。三是服务业发展需要提质。主要原因: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如何去思考和应对以上突出问题?首先,我们要以融合的思维来引导产业协调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推行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来进行讨论,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融合越来越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适应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也要通过促进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互动融合,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总的来说,要通过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不断为扩大服务业规模,创造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不断为提升工农业发展质量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四、 底线思维
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问题倒逼,呼唤着我们守住生态文明的红线,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底线思维要求我们“站得高,望得远”,树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思想。必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根据国土空间的不同特点,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进行有度有序开发,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工业化和城市化要建立在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基础上,矿产资源开发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要避免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脆弱、生态系统重要、环境容量小、自然灾害危险性大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工业化、城市化开发,适度控制其他开发活动,缓解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压力。在政策制度保证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李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