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14:07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做客新浪财经 《改革问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做客新浪财经《改革问道》

  新浪财经讯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做客新浪财经《改革问道》时指出,根据经济发展潜力,我们将增速定在7%左右,6.5%到7%应该没问题,只要不低于6.5%,全面小康、进入高速度国家行列的预期目标就基本上能达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能不能在转型改革上有突破,能不能缓解、化解社会矛盾。

  十三五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历史节点

  新浪财经:作为一个老百姓,从一个基层人民的角度出发,如果一听到“十三五”这个概念,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迟福林:我经常听到别人问我,“十三五”到底前景会如何,还有多大的增长潜力?对于我一个研究者来说,我看“十三五”,我把它作为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来看,我把它概括为“历史节点”。

  新浪财经:历史节点。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建国以后,我们经历了五年计划,到后期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今天取得了特别大的成就。在您看来,这个五年计划和现在的五年规划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迟福林:这个区别是十分明显的。过去的五年计划是计划管理的特点和突出,现在这个规划更重要的是对于发展的预测,而且侧重于政策改革,经济社会整个不是过去的计划指标了,虽然我们现在还有比如预测7%左右,但是这个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个预测性指标,而且更多地突出对发展战略、发展政策以及改革这样的一些相关重要问题的规划。

  新浪财经: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多人误认为我们只要政绩观,只要指标。但是到今天这一步,比如GDP的增长,到了七上八下的阶段了。您担忧今天中国的经济环境吗?

  迟福林:我总体上比较乐观,因为“十三五”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增长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调整期,面对的困难、问题比以往都要大得多,我们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对于走向经济新常态的压力,对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压力,这些应该说需要一个充分的估计。

  新浪财经:如果现在这个阶段我给你出一个选择题,当前宏观经济领域微观到一些细节的地方,您最愿意选择哪个领域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迟福林: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就是改革的优先顺序。谈改革优先顺序,前提是要把握转型升级的趋势在哪里。在我看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三个大的趋势,一个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城镇化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变;消费结构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的转变。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选择很重要,我们要形成自主创新竞争优势,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要成消费拉动增长的新的格局,要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

  在这个趋势下,这个选择最后才是靠什么?靠改革。所以,改革的优先顺序安排很重要,在我看来适应这种转型升级和服务于这种选择的改革,第一是服务业市场的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对于我们形成新的产业结构,适应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是极为关键的。而我们现在服务业对内限制很多,对外我们还有一些管制,服务业市场的开放,与一般制造业市场的开放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服务业市场开放第二个相关联的就是以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教育结构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我们现在的金融体制很显然存在两大突出问题,第一项是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还明显不够。第二个问题,股市的异常波动,看出我们的金融监管还面临着很多突出的矛盾问题。财税结构如何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如何有利于拉动消费增长财税体制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尤其在今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应该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有些企业家说我找一百个大学生不难,可是我要找十个钳工很难。我们在经济结构、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结构与此是不相适应的。所以,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教育结构组成了中国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只有这方面改革,才能破解我们整个转型升级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我们的改革是要把握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整个对外开放。我们的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说形成开放新体制。在哪里呢?一是国内的消费结构升级变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从海外网购。另外,我们的整个产业结构也变了,我们开始进入到一个服务性经济的新时代。

  所以,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必然要求我们整个开放,从一般以加工制造业为重点,转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与此同时,这种开放也必然要求我们双向的开放,要打破一些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对我们的某些壁垒。

  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的服务贸易占我们整个对外贸易比重太低了,目前只有12个百分点左右,好像去年是12.3%。一些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占它的对外贸易比重大概都在20%左右,甚至高于20%。如果我们的服务贸易到2020年能提高到20%左右,那么对外贸易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这样一个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就是我们今年发展自由贸易,发展自贸区,整个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关键所在。

  第四,深化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比如我们政府改革要如何和整个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再比如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企业能不能够尽快地适应企业自主登记,能不能取消企业一般投资项目的备案制。能不能不用或者少用产业政策来干预企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政府要加大放权的力度,来解决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

  反腐给了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新浪财经:现在转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个阵痛期,当前可能就是这个阵痛期的中间阶段。会不会给“十三五”规划带来一定的冲击或者形成一定的阻力?

  迟福林:我们讲三期叠加,我刚刚谈到转方式、调结构的分析估计还是不够的。在经济整个转型升级,尤其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所以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最大的困难就在调整结构当中,可能有三个情况:

  一,会产生一批新的企业,比如现很多新的自主创新的企业产生。

  二,相当一批企业在转型当中升级了,有的做一般加工的,现在做机械制造,整个转向服务型经济,或者是在创新上发展,改变它的商业模式,但是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企业会在困难时期顶不住了,面临着关闭的风险,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关闭,这会引起许多就业问题、社会问题等连锁的反应。所以,这是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一些现象。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主动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相关的问题,有这样一个准备,我认为我们在这方面的准备还需要加大力度。

  新浪财经:我听到过一句话,说反腐行为是对市场经济更加彻底的完成。您赞成这句话吗?

  迟福林:我赞成。因为在腐败的状态下,企业的所谓公平竞争是很困难的。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企业加大成本,这也是难免的,而且会产生很多扭曲的经济行为。尽管一时好像项目办得很快,但是这里暗含着很多不平等,所以对市场秩序是一个破坏。

  也有一些人问我,反腐能够有利于经济发展吗?我说从道理上说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从中长期来说,也应该是这样。所以,我们怎么样能够从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看,反腐应该是有利于市场公平建设。

  新浪财经:真正的改革是循序渐进式的,在您看来所谓的一刀切的反腐对改革有哪些利弊?

  迟福林:我不赞成所谓反腐是一刀切的说法,因为腐败在一个时期是很盛行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我还谈到机制性的腐败。所以,反腐的时候要压下去,要把它打下去,形成一种社会氛围,使腐败没有市场。所以,在反腐的问题上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而不是一刀切,一个标准,不管是谁。只要是腐败,都应该反,而不是有选择的腐败。

  新浪财经:有人质疑现在反腐这种形势下,好像表面上每天会有好多官员被抓,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动本质性的东西,治标不治本。在您看来现在的反腐真的是治标不治本吗?

  迟福林:反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看来,对反腐至少应该说三句话:第一,确实遏制了这种腐败增长的速度。这一点大家都应该承认。第二,反腐在治标的同时也确实在朝着制度化的方向走,因为制度化的建设需要大家达成共识。比如财产公开,可能会在哪一年条件成熟,就会走向财产公开,建立财产公开制度。第三,反腐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它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更何况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应该说还需要相应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

  改革困境是利益集团很难对自己动刀

  新浪财经:在您看来“十三五”现在真的我们准备好了吗?所有政府的政策前提都做好了吗?

  迟福林:这一次对“十三五”的认识、看法与以往都有区别。第一,大家意识到“十三五”和原来的五年规划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它是一个历史转折时期。比如我们全面小康的历史节点在2020。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基本实现是在2020。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开始走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节点也在2020。在2020年“十三五”的末期,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实现,中国就有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寄希望于“十三五”有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从而奠定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十三五”解决好了,我们把“十三五”故事讲得很清楚,我们就会克服短期下行的压力,大家有信心了,像股票市场,有市场异常波动,更重要的是信心。

  比如在我的研究当中,消费结构升级,“十三五”期间很可能我们的消费总量会有一个倍增,从现在的27万亿左右,能增加到50万亿甚至略高一点。由此消费拉动增长的新格局就不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它能变成一个现实的问题。

  这些事情讲清楚了大家才有决心。比如健康服务业,你看现在需求多大?有人预测中国的健康服务业到2020年至少有8万亿人民币的需求,有人预测更高,有14万亿到16万亿。不管怎么样,它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这是把“十三五”讲清楚了,研判得很客观,解决人们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信心不足的问题。

  第二,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做好,看到中国未来到底应该怎么走。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换时期,无论是老百姓的消费结构,制造业的发展,还是现在的城镇化,都处在历史交汇点,你不进则退。比如消费结构,尽管我们现在收入水平增长得没有多快,但是老百姓消费结构变了,城镇居民消费的大头成了教育、医疗、健康、旅游。所以,这个时候说明产业结构就要开始发生变化。

  中国正处在从一个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五年。我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总量,未来如果我们服务贸易能够上一个新的水平,未来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全球化,都会把中国带上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开始发生重要的变化。

  所以,我们可能要跳出“十三五”看“十三五”,它不仅仅是中国的五年,它更关系到过去我们35年改革开放历程如何传承的问题,也更关系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的路怎么走的问题。

  新浪财经:很多的改革,包括到现在“十三五”的改革,都是一种所谓的倒逼式的改革,是不是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不太好的印象?

  迟福林:我做了30多年的改革研究,自己在自己身上动刀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改革严格讲是自我革命的过程,在对自己原有的体制要动刀子,对自己原有的利益格局要动刀子,是个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改革总体上呈现被动性的改革特点。现在的矛盾就是改革是被逼出来的,你不改不行,我们的历史走到这一步。

  现在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尤其中国现在要进入一个新的开放水平,也逼着你改,像负面清单,要加强和世界的经济联系,推进全球化,必须要走到这一步。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有些趋势性的东西我们看到了,能不能主动改?

  现在的关键就是从被动性的改转向主动性的改,这个主动性的改在哪里?就是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大趋势,比如服务业市场开放,结构性改革,对外服务贸易,简政放权,这里面有被动改的成分,但更多是认清了形势,抓住了机遇,主动改变这个结果。主动改的成分总体是在加大。

  对“十三五”有信心源于中国有很大增长潜力

  新浪财经:您对整个“十三五”规划有信心吗?

  迟福林:我不是说对“十三五”规划的信心,我对未来五年中国的增长潜力是有信心的。我举几个例子,首先是我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们现在有两个突出的优势,一是我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正好形成一个历史交汇点,没有这个机遇,你想升级都很困难。现在看机遇你能不能抓住。更何况现在科技资源全球配置的特点特别突出,很多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建立它的研发中心。第二个优势是,我们今年互联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而互联网+能够导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它甚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第二,我刚才所说的城镇化。城镇化仍然是中国转型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潜力。我们现在的规模城镇化率比较高,达到54.7%,但是人口城镇化率很低,不到40%,大概只有38%左右。我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会达到50%左右,也就是13亿人有一半是常驻城市人口,而规模城镇化率会高达60%左右。

  这种背景下,它给你带来多大的内需?我们知道一个城里人的消费是农村人消费的三倍,我国人口有3至4亿人能够在城市里长期作为城市的居民,那我们拉动内需不就有巨大的潜力了吗?所以,我们的消费总量在未来的5到6年可能会实现倍增,从现在不到30万亿到高达50万亿以上。

  第三,我刚才谈到的消费结构升级。我们的服务型经济今年上半年在所以产业中占49.5%,我估计今年会超过50%,比十二五计划的47%高3个百分点,而到“十三五”,我们的服务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我估计会超过55%。

  经济增速不低于6.5%小康社会就会到来

  新浪财经:五年规划,我们的目标是不是定调低一些,某一个目标定得高了是否能完成呢?

  迟福林:根据发展潜力,我们定在7%左右,6.5%到7%应该是没问题,只要不低于6.5%,我们全面小康、进入高速度国家行列,基本上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在看对于我来看,更重要的我感觉就是我们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能不能够转型改革上有突破。在这个背景下,能不能缓解、化解一些社会矛盾,不要因为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来影响我们的整个应该发展,相反在经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我们有序地来解决社会矛盾,来化解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我想我更担忧的是,如何以转型改革释放潜力的同时来妥善地解决好可能引发的经济社会矛盾。

  新浪财经: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让您给“十三五”做一个自己心目中规划蓝图的愿景,您想象一下,比如说五年之后您觉得中国大概在你心目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迟福林:从我的角度看,第一,五年以后中国的GDP总量大概我估计6.5%—7%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我们全面小康的目标……

  服务业开放是十三五改革的重中之重

  新浪财经:可能会有学者反对您,他会说20年8%的高增长。

  迟福林:对,我既不赞成这种很悲观,也不赞成8%,我估计6.5%到7%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毕竟转型,尽管增长潜力很大,转型改革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需要加大力度的。

  第二,我更看到“十三五”这几年在转型改革上我们有一个新的格局。刚才我说了四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总量的大国,更是一个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大国。第二,我们真正形成走向服务经济,能够在产业结构上形成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

  第三,充分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尤其是服务的消费需求上,能够有好的供给,有安全的供给,有可靠的供给。第四,我们的对外开放,服务贸易的比重会明显提高,中国和中美的投资贸易谈判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中欧的贸易谈判会有一个突破,中国和4+1升级版会有一个实施,这样中国在整个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

  所以,从我所处的生活经历和我从事的改革研究,我对“十三五”寄予的希望很大,我很想把我自己的很多精力在“十三五”当中有所体现,推动“十三五”或者是起到一个学者在促进“十三五”的转型改革上起一点作用,“十三五”对中国、对中国老百姓甚至对每一个人太重要了。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