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微博]:希望淡马锡模式的中国实例尽快出现

  本周的首个交易日,A股放量强势上攻,上证综指站稳3900点整数位,两市成交总量突破1.2万亿元。据新华社援引外媒的报道称,中国国企改革多项文件已获原则性通过,令A股投资者对于国企改革的预期迅速升温,并带动相关概念股集体大涨。

  对广大投资者来说,趁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即将出台的机遇,若能精准选股、合理搭配,既能为自己的财富实现增值,也能在客观上为股市的稳定和健康有序发展出力,从而真正把A股打造成企业融资的良好平台。

  叶 檀

  8月10日,A股上涨超过大多数人预期,也创下自股市6月中旬发生动荡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不过仔细分析股市,可以发现航运业与军工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显然与价值投资无关。

  以业绩与价值无法解释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用国家队稳定市场也没有办法厘清目前的股市逻辑。只有用并购与托市部队为改革提前发力才能解释。

  企业尤其是国企产能过剩、负债率过高,通过维持低息的方式可以让企业减少融资负担,但这还不够。国企必须去除条块分隔、区域分离,在减少产能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还要保持估值不变——显然,进行并购是最好的方式。

  国企改革方案似乎有了大体框架。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接近决策层的人士称,国务院已批准国企改革方案。凤凰财经也报道称,国务院最终批准以新加坡方式改革国企,以寻求目前急需的新增长。

  本次国企改革有望成为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改革举措之一,一旦得以实施,新的淡马锡式公司就将为国企提供资金并促使后者盈利。作为回报,国企将获得更大的业务决策权,其董事会也将能招聘和解聘经理人。

  新的体制旨在拉大政府和国企日常业务之间的距离,以使国资委[微博]不再直接干涉大多数国企的经营活动。

  此前媒体披露的国企改革重点包括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真正确立国企市场主体地位、把国企做大做强做优等,这些重点基本没有脱离资本市场的预期。“国家队”作为主力部队推一两天股价,市场人士顺势而为,从中国中车到“中国神船”,这一波国企概念之所以能够炒作起来,是因为重提淡马锡模式的大旗。

  淡马锡模式是指在宏观层面、在国资层面由政府牢牢掌控,在微观运行、管理层面由市场人士自行决策。国资委[微博]或者政府主导的国有资本管理公司管资本,微观层面由职业经理人根据市场敏锐度说了算,一切由市场来决定,严格的制度作为一切的准绳。

  但这并不容易,炒作预期离真正实现的距离还有很远,而淡马锡模式的提出也不止一天,在细节上就难以突破,在核心管理人员选择上,到底由组织部门说了算,还是由董事会说了算,或者在董事会里又由谁说了算?

  此前发生过的怪现象并不少见。明智的人都清楚,在中国市场解决这类现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比较棘手的是,经过猛烈拉抬,一些有改革预期的国企股价格已经不低。如常被提及的军工股,其市盈率远远超过创业板,是创业板中的创业板,央企改革概念股市盈率也不低,除“中国神船”外,如中国铝业市盈率也极其惊人,继续上拉风险很大。

  类似这样的公司最好的办法首先是做高业绩降低市盈率,或者让真金白银来接盘,逐渐挤出一些泡沫,或者找到外部股东成为强有力的投资者。

  “中国神船”以来的国企改革显然接续了“中国神车”的改革逻辑,以股市作为进行国企改革的助推器,但搭乘上中国中车的投资者并不都是兴高采烈一族,部分高价进入南车北车的股民现在还没有解套。如果其他央企改革概念股像中国中车一样拉升,拉升后又没有其他的改革措施接续,那还难以指望市场为之狂热。

  经历股市动荡,场外杠杆被清除,暂时停止圈钱。但中国的淡马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型的模板。也就是说,从概念炒作到价值投资,还缺乏实例。希望这样的实例能尽快出现。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