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发展上海核心不变:城市竞争或进一步加剧

2014年12月25日 11:21  浙江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展望“十三五”,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极核作用不会动摇,但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制度、服务、管理创新将成为城市竞争成败的关键。告别短期经济竞赛,强势推进结构改革,已经成为浙江模式再创辉煌的不二选择。

  明文彪

  坐在杭州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打个盹,若在5年前,怎么也想不到人其实已经在苏北境内。这就是当下长三角“村落”的真实写照。去年,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GDP总量逼近10万亿元门槛,占全国的17.2%,依然扮演经济中心的角色。与此同时,一场危机也在这里上演,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高位、企业财务和信用危机,就连曾经的“带头大哥”上海,经济增长在全国的排名也已经连续多年倒数第一。

  在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在“追兵渐近”的政绩压力下,各大城市的经济竞赛仍在继续,维护短期增长排位和谋划长期变革的博弈也在不断摇摆。“十三五”时期,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格局总体将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都市区及次都市区组合成为主流,长三角城市群由“单核引导”向“单核+多中心支撑”转变。上海尽管不再是过去那种众星捧月式的,但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单极作用依然明显。与此同时,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尤其是各县市发展速度加快,扁平化、嵌套式、多圈域成为重要趋势。苏州、无锡与常州因紧邻上海,共同构成区域发展极核,南京、杭州则因省会地位形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次中心。而在第三层级,苏中苏北,以及浙南的温台都市圈、金衢丽都市圈,抱团发展势头强劲,将会对未来核心城市的部分功能产生分享和替代。总体来讲,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多中心发展的同时,城市功能的横向竞争和垂直分工也会更加激烈,外围圈层将在产业、居住、消费方面的功能得以强化,核心圈层将更多朝着高端功能、枢纽功能和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功能方向发展,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均质化倾向和非制造业的非均质化倾向将成为重要趋势。

  二是交通同城化超预期发展导致传统区位优势弱化,创新活力取代时空距离成为城市竞争成败的关键。泛长三角1小时生活圈及2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彻底改变了城市群传统的时空观念,苏中、浙南等地获得了原先不具备的区位优势,而苏锡常、杭嘉湖的作用和影响力或一定程度受到威胁,有可能变成人流、物流、资金流轻易“跨过”的通道城市。从2010—2013年的实际看,镇江、泰州、扬州、南通等地已经超越苏州和无锡,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反映与上海的空间距离长短已非地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江苏各市自“十一五”起就把“创新驱动”摆在首要战略。

  三是上海自贸区的制度红利逐渐释放,接轨上海的战略理念需要作出重大调整。上海自贸区建设不仅强化了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心的极核作用,也对周边城市融入上海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别于深圳特区、浦东开放开发等历史机遇,自贸区的“杀手锏”是制度创新而非优惠政策,“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重于辐射带动功能。如自贸区方案在征求意见时,初稿中15%的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政策就被删除,100项试点任务中超过一半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其中负面清单管理更是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长三角各城市需要从招商引资接轨为主,转变为制度、服务、政策衔接为主,突出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的学习和借鉴,强调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政府监管模式、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全面创新突破。在产能总体过剩的背景下,从对“大企业、大项目”的关注中抽离出来,用更多时间去学习上海的“好制度、好管理”。

  展望“十三五”,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极核作用不会动摇,但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制度、服务、管理创新将成为城市竞争成败的关键。告别短期经济竞赛,强势推进结构改革,已经成为浙江模式再创辉煌的不二选择。

  (作者单位:浙江省改革和发展研究所)

文章关键词: 上海长三角浙江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约什赴火箭联手魔登 骑士主力赛季报销
  • 娱乐柯震东谈挫折:狱中不习惯蹲便憋了4天
  • 财经国家电网系统今年至少五位高管“出事”
  • 科技评测优麒麟:乏善可陈的国产操作系统
  • 博客石康到美国后对中国姑娘全盘否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2月四六级真题答案 女生开豪车卖苹果
  • 水皮:结构性牛市很残酷 顺势而为
  • 齐俊杰:养老已无解 延迟退休亦无用
  • 牛刀:反驳谢百三人民币论 别装了
  • 易宪容:美元强势将持续到2015年
  • 凯恩斯:未来沪指有两种可能的走势
  • 如松:中国会落入美元升值的债务枷锁
  • 马跃成:地产大佬为何如此悲观失望
  • 余丰慧:不动产登记使楼市撞冰山
  • 巴曙松:为什么出现满仓踏空牛市套牢
  • 王海滨:美元上涨逼仓全球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