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央视财经评论》:
政府花钱要更公开更透明
历经十年打磨,我们看到新的预算法的谜底日前正式揭晓。修改后的预算法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预算法在执行落实层面是不是将来可以引入所谓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监管?新预算法对释放经济活力、发展经济、规范预算管理又有怎样重要的作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微博]共同评论。
打造阳光财政,钱怎么花要让老百姓知道,接受社会监督。
王满传:新的预算法千呼万唤始出来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经过了十年,可以说新的预算法应该说是万众期盼,也是千呼万唤出来了,新的预算法与原来的预算法相比有三个亮点特别重要。
第一个就是所谓的全口径,就是这个新的预算法把过去政府的财政收入,无论是税收这种公共财政还是政府的基金性的收入,还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等这些都纳入预算的大盘子,全口径是一个重要的亮点。第二个就是公开,就是对各级政府的预算,各种财政的钱各种收入都必须对社会公开,而且对公开的内容、时间,主体等等都有明确的规范。第三个,可能也是大家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债务的问题,它的亮点就是对地方债它的规范性,地方债,甚至对一些地方债将来举债机制有一些新的规范,这是三个重要的亮点。
马光远:政府花钱和收钱都应该完全公开透明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如果说站在十年的一个历史历程来看,2014年我们新一轮改革的起始之年,把预算法的修正案通过是具有重大改革层面的意义的。我们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里,我们财政体制的改革里其实谈到两点,第一个我们要建立现代财政体系,那么现代财政体系里面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预算制度,我们要把预算制度本身要真正的体现现代的,现代国家治理制度的这么一个特点,那么这个现代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政府花钱也好,政府收钱也好,都应该完全公开透明的,也就是说你收了多少钱,老百姓得知道,那么你花了多少钱,老百姓也得知道。
我记得2010年,那个时候我们谈预算法修改的时候,大家那个时候积极性非常高。有一个案例就非常有意思,四川有一个乡叫白庙乡,当时乡政府把自己花的钱全部公开了,就是公开到什么程度?包括里面有三公消费都公开,其中就是打印了一个文件,花了1块5毛钱都在里面公开。当时我们很多人把四川白庙乡这个花钱的预算,我们就看成现代预算制度公开的一个范本,也就是说老百姓看得很明白,你全部公开了,这是一个好事。那么我们从制度层面去讲,但是我们现在的、以前的预算法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第一个是政府有些钱在预算内,有些不在预算内,我们曾经有一个收入叫预算外收入,政府1958年就有,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那么政府的钱应该说所有的钱都应该纳入预算,这也是现代财政制度的一个特点。
这三点应该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变化。第一,你的收入全部纳入到这个体系,纳入到一个盘子,而不是说你还有小金库,你还有别的一些东西,这个不一样了。第二点,地方政府你要借债可以的,我们把这个门给你打开,而不是说通过一些融资平台等等的一些别的渠道去做。第三个,这个通过完全的公开透明,当然下一步具体如何公开,如何透明,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细化的,但这三个原则事实上我们知道,预算法跟我们大家期待的已经距离非常近。
王满传:预算法的公布实施体现的是政府管理制度的改革深化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次预算法的公布实施,它不仅仅是一个财政财税制度的改革,实际上它体现的是整个政府管理,政府治理制度的改革深化。现在这个管理体制改革经常说,财政财政,无财就无政,所以财政是行政的基础。这一次重点改革两个方面,一个是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简政放权,使政府的权利更多的给社会,给市场,让他们更多的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我们政府自己的规范,那么自己的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预算的规范,因为预算决定了你的政府的职能。在我们学界经常有一句话,说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政府职能是什么,不要听他说,要看他的预算是怎么分配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预算的规范是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同时也规范政府的行为,有利于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所以是一个全方位的规范。
首先看什么叫第三方,这个概念要搞清楚。就是说有第三方当中首先说谁是第一方,谁是第二方,一般来说一个政策,它可能有有制定,有落实执行的,那么与这个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独立,与他们没有关系的是一个相对超脱的,那么我们就认为是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机构可能是,比如说是某一个,与这个没关系,也可能他是体制内的,也可能是社会的。那么第三方评估或者是对第三方从外部的一种监督,它是因为我们改的预算法从这个定位上来说全国人大,各级人大有对预算法的落实执行情况有监督的责任,监督的职能。第三方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同样的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外部的监督,他这种监督有他的特点,所谓特点就是说他不受利益的影响,不受部门工作的局限,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利益的影响,肯定受到利益的,第二个眼光,眼界可能更开阔一点,可能更专业化一点,所以他这种评估监督可能是自我评估所达不到的效果。
马光远:新的预算法强化了制约和监管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在我们整个预算法里面,实际上我们前面谈了三个亮点,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强化了制约和监管。比如说政府要怎么花钱,那么人大对他的监管比以前的力度要大很多,再比如说地方政府发债,其实地方政府发债这个事大家都很纠结,纠结在什么地方?你要不给他发债的话,他通过其他的途径去弄钱,你要让他发债的话,那么这个口一旦开了以后,如果没有监管,谁来还钱?所以在这一次一方面我们给地方政府有限的发债权的同时,同时把两级人大的监管都在这里面体现出来。比如说全国人大对省一级的这种监管,全国人大常委会,那么一个是地方人大对这个的监管。
第一个是这种监管本身事实上也是一种预算民主的体现,我们觉得这个制度本身跟我们前面讲的三大亮点比较,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亮点。比如说以地方债为例,地方债因为发行,我们未来的整个发行要通过一些市场机构去发的,那么你能不能发出去,大家对你这个债券本身认可不认可,取决于地方政府本身的一个信誉,但是这个信誉怎么样进行评估?我觉得真的可以引入第三方。比如说如果我们地方债发行的时候,比如说在深市沪市我们可以把它挂牌,做一个模拟,做一个指数,每个月对它的指数我们公开进行看,这也是一个监管。事实上这一次国务院把第三方评估,不仅仅在我们预算里面我们可能以后要体现,而且在很多的大的项目,大的政策层面进行体现,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王满传:第三方评估有利于推动督促政策的落实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本届政府一个重要的改革举措就是为了突出抓落实,抓这些重点工作抓落实,在委托四家单位对重点工作进行了评估,其中我们国家行政学院是委托,主要是对前一段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这样一个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我作为评估组的一员也参与了这项工作。
从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我觉得第三方评估有很多的好处,相对于第二方的监督或者督察,政府自己的。比如说我感觉,因为你是一个第三方,你去做这个,首先我评什么,不完全是说这个政策落实执行情况,首先我对这个政策本身合不合理,政策目标是不是可行,我就可以做一些评估。那么作为第二方督察,他可能不会太关注这个问题,那我们作为第三方就一个专业化的,专业的角度肯定关注政策本身的问题。第二个,因为我们不是政府部门自身,那么我们去了解情况,去找各个地方政府,找我们的企业,找群众去了解情况,他觉得你不是利益相关,有一些话他更加可以说,更加开诚布公跟你说,这样就会使我们获得更加客观一点的信息。
再者,第三方从社会角度的来说,对于我们第三方有更重要的意义,实际上说明我们政府自身管理,或者我们现在治理概念,就是说是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政策,制定执行之外的部门和人群,了解这个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同时这种了解也实际上是有利于推动督促政策的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说推进国家现代治理现代化,这也是政府治理现代化,或者国家治理现代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光远:政策出台以后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评估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是公共政策本身从出台的评估到执行中的评估,到这个政策完成以后的评估,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讲就是说一个政策出台以后究竟效果好不好,事实上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评估。
除了你的监管,审计之外,那么把不相关的第三方引入这个给他进行打分,这是公共政策的应用之一,那么我们现在把这个作为一个我们加强公共政策科学性的重要举措,而且未来可能成为一个常规举措,我觉得对于我们国家花钱,国家项目,国家政策等等,未来它的科学性推动毫无疑问。但是我们也看到什么?比如说这一次有四个项目,其中两个项目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棚户区,那么从媒体报导出来的情况讲,比如有些人讲到说,你从给我们给任务到你来检查,中间的时间太短了,我们项目还没立项,还没有设计,还没有规划,钱还没筹到位,你就来检查。比如说我们经常下去看一些保障房的项目,然后地方政府就会抱怨,说你看你3月份才下来指标,你9月份就来看你建了多少,这个是不合理的。
李楯:预算草案能否使用非专业人士听得懂的语言解释
(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一个就是人大和政府的关系,从目前来看,仍然有继续改革的空间。那么人大在审批,在否决上,能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甚至在预算的编制上起着一种什么样的作用,这都很关键。第二方面就是公众,作为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我们的预算在制定的时候,预算草案能不能公开,我们的收支分类和预算科目能不能更细化,能不能有专家在(预算)公开的时候给公众,使非专业人听得懂的语言的解释。再有就是能不能有一种制度保障的对话,这样公众的参与才能起到作用。
(《央视财经评论》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