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约 张辉
在内外形势的倒逼下,以改革谋发展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作为在中国转型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将如何解决中国多领域的累积难题备受关注。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李佐军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预期。
李佐军分析称,改革的“全方位”令人印象深刻,特别对政治体制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保证改革取得实效,他建议将本次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思路按相关程序变成法律,变成具体政策,变成操作方案,变成有具体目标的行动。
“不得不改革”
第一财经日报:近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矛盾和问题分布在多个方面,你觉得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李佐军: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的结果,由于最近两年换届,大家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更为关注。
应该说,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方面的突出矛盾体现在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方面,具体表现在投资依赖、房价偏高、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过多和金融风险等方面。
政治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腐败形势严峻,政府公信力有所下降。文化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道德底线,信仰缺失。社会方面最突出的矛盾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生态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污染比较严重,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尤其是产生了持续的、大范围雾霾问题。
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满。
日报:有学者提出我们已经进入改革新阶段,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李佐军: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保持了接近10%的超高速增长态势,但目前已开始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
再者,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国际经济危机持续了几年,尽管今年以来美国等国家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同时,周边形势也不是太理想。
此外,从现存主要问题来看,有些问题已经积累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问题。
总之,内部和外部问题结合在一起,给人感觉形势比较严峻。但实际上我觉得也并没有像有些人渲染得那么厉害,只是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决定》超预期
日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出来之后,我们发现不管是改革的深度还是广度都超出预期。你能不能对《决定》作一个总体的评价?
李佐军:我个人认为,《决定》提出的很多具体改革措施都超出了预期,我可以用几个前所未有来概括它们:
第一,改革的决心前所未有。这点最鲜明体现在《决定》提出的改革具体目标上。《决定》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这实际上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
第二,改革的广度前所未有。这次改革与以往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和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不同,其涉及的改革领域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大领域。
同时,这次改革也涉及到了长期以来很少涉及的几个领域,如人口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和军队制度改革等。
第三,改革的深度前所未有。这次改革涉及到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优化和公平配置问题,涉及到权利配置就到了最深层,可以说开始触及到灵魂。
第四,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改革的力度可以从改革的保障措施上看出,《决定》提出设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是一个层级很高、权威性强、协调面宽的机构,为未来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五,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改革不仅要在六个方面推进,同时提出了时间表,任务艰巨。而且,我国的改革已进入到深水区,处于攻坚期,必须涉险滩,啃硬骨头,必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无疑会面临很多障碍和难题。
第六,改革将释放的红利前所未有。改革将通过三个方面释放巨大的红利;一是通过改善预期释放红利;二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释放红利;三是通过调动各种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红利。
日报:那你觉得《决定》在哪些方面有突破性的亮点?
李佐军:《决定》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大思路,而且提出了很多非常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其中很多对老百姓的迫切希望给予具体的回应。具体的亮点非常多,如推出“单独两孩”政策、废除劳教制度、废除院士终身制、建设标准化学校、发展民营银行等。
但比较重大的亮点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将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内很新、与国际接轨的提法。与原来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相比,这个概念含义更丰富,内涵更深刻,民主意味更浓。
第二,决定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与原来我们强调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相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市场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等其他主体在配置资源中只能起辅助性作用。这就坚定了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也对很多人对市场化改革的质疑给予了有力回应,有利于稳定国内外投资者的预期,有利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市场经济。
同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发挥作用。《决定》也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明确提出了政府的职能定位——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等。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永恒的主题,经济学也是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所以抓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第三,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即二者定位完全平等;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是市场经济的精髓,给那些想移民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改革思路要变成法律
日报:现在有一种担心,《决定》看起来很振奋人心,但会不会出现在未来七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你觉得应如何在《决定》提出的总体思路下细化和落实?
李佐军: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取决于全社会推进改革的共识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领导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同时,要把《决定》提到的改革思路变成法律,变成具体的政策,变成可操作的方案,变成有具体目标的行动。如果下一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之下,有关方面将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所有改革列出一项一项的行动清单,将每项改革举措落实负责部门和责任人,并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则改革就会按预定目标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