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之别 意蕴深远——海外人士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突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引起海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解读。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罗迪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市场的作用显著提升到了核心位置,如果执行得力,这将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阿瑟·克罗伯指出,中国虽已解除了对产品市场的大部分管制,但资本、能源和土地等要素的配置仍未充分放开,由此造成的价格扭曲现象导致了中国经济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过度依赖和产能过剩。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思想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运行效率。将政府职能转向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纽约大学美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戴维·狄侬在接受采访时说,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效率低的项目将更难获得政府补贴,这意味着资源会流向效率更高的项目。同时,民营企业发挥出潜力,创造出更多机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英国渣打银行[微博]全球研究部经济学家严瑾表示,《决定》突出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涉及范围广,操作性较高,具有深远意义。今后市场将决定绝大多数产品的价格,其中公用产品定价是明显的改革切入口;国家财政补贴将得到限制,因其扭曲了正常的定价机制;保护私人产权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部分行业的进入壁垒将会下调,由价格承担资源配置的信号而非行政力量;资本项目的管控将会放松。
不同于欧美的个人自由价值观,日本特殊的市场经济模式更强调团队、规范的重要性,更重视政府的功能。在日中合作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看来,这种模式同样值得中国借鉴。由“万能政府”逐渐向市场转移经济功能及权力的过程,不仅是政府与市场职能的分工,同时也是政府与市场属性的升华,更是整个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进步与成熟。中国从35年前三中全会到今年三中全会实现的高速发展与进步,主要就是把握住了经济这个中心点,而且越来越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要求,市场越来越在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庚欣认为,在当今中国,政府与市场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两大车轮,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平衡性功能缺一不可。
金砖大国巴西的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费尔南多·维洛佐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至今,无法再单纯依靠大规模消耗资源来推动,必须谋求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应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上的创新来配置资源,市场在这时就应发挥关键作用,或者说是决定性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策显然是遵循了上述市场规律。今后,政府的职责和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与市场密切配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比作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相信中国将继续推行社会主义改革方针,坚持不懈地向市场经济转变,建立起可调节的市场经济制度。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科夫·贝格尔则指出,缩小贫富差距、城乡经济和文化差异,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如果中国能够在未来5至10年内全面落实《决定》这个纲领性文件,那么中国必将实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的既定目标。
东欧国家罗马尼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经历了一段相对混乱的时期,过度的通货膨胀曾使国民经济萎靡不振。罗马尼亚经济学家利迪娅·莫伊塞对此感受颇深,同时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她说,中共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得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普遍欢迎。今后,大型国有企业、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根据市场机制和供求关系来确定价格,将使交通、电信及能源等领域的资源得到更有效分配。这还将推动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兴起,从而进一步带动投资的增长。利迪亚强调,金融市场丰富、经济充满活力的发达国家都拥有强大的监管机构,以确保市场不会出现大幅振荡,政府的调节、监督作用不可或缺。
在匈牙利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伦杰尔·拉斯洛看来,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匈牙利似曾相识。他认为,用市场竞争手段解决问题,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强调,“林肯造就了美国,邓小平造就了中国”,现在深化改革同样应该加强中央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有效推进大型国企改革。(参与记者:何德功、杨永前、赵焱、樊宇、林惠芬、曹妍、吴心韬、杨琪、黄继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