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丁栋)第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化农业发展高层论坛28-29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措施的到位,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面临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的活力会得到极大的迸发,各种要素会得到极大的激活,城乡间资源的交流和交换将会极大地丰富和活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教授汪懋华指出,城市二、三产业和农村第一产业的结构不合理,据统计,2010年全国有34%的劳动力在从事第一产业,仅仅创造了10.1%国民生产总值。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对于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汪懋华表示,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对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起到重要作用。要将三农的难题纳入到新型城镇化战略中,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解决三农发展的难题,发挥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走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人口转移,传统的农户经营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未来“谁来种地”成为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志雄表示,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有三大目标,即保证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维持较高的竞争力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三大目标,现有的超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已经是难以为继。
杜志雄指出,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改革中应该明确“确权在先流转在后”的顺序,一个是加快全国范围土地确权,特别是农地的确权要加快,还要尽快修改相关的法律,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加快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变。
“以农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是三中全会明确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指出,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和发展空间。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做好规划,谋划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争取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的支持与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才能真正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