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平:新经济改革蕴含十大制度红利

2013年11月19日 14:29  新华网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微博]19日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蕴涵着十大制度红利。

  杨再平认为,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下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寻求良好制度安排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制度基础的过程。具体而言,《决定》蕴含着以下十大制度红利: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首要制度红利。我国的经济制度安排曾一度朝着消灭市场的方向变迁。改革逐步肯定市场,直到让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是经实践反复证明为配置资源的优良机制,因此这是首要的制度红利。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第二大制度红利。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红利不可估量。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第三大制度红利。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允许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混合发展,这次得到进一步肯定。由于其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有序性和适应性,混合所有制乃动态有效活性所有制结构,红利蕴含其中。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是第四大制度红利。若能沿此创新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劳资分享企业制度,或能成为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微观企业制度基础。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是第五大制度红利。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更好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实行统一的(相对宽松便利化)市场准入制度”,是第六大制度红利。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将强化人财物资源在不同行业及地区之间“自由进出”进而强化竞争,红利可期。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及“利率市场化”,是第七大制度红利。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旨在强化市场机制,使金融业提供更普惠服务、更安全稳健,对此社会高度期待。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第八大制度红利。城乡区隔的户籍、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既对农民不公平,造成城乡差别难缩小,又是城乡统筹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障碍。一旦拆除此障碍,我国经济将因广大农民积极性的调动或三农生产力的新解放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是第九大制度红利。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要基础。基于此制度安排,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此梦可圆。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及“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是第十大制度红利。(记者陈雯瑾、刘诗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连发3问驳安倍:开罗宣言算不算数?
  • 体育亚冠决赛纪录片:广州!冠军终归这里
  • 娱乐卖淫女扮模特上相亲节目 1千1次曝艳照
  • 财经地方债藏匿手段:玩起“10个瓶子9个盖”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马未都:二胎政策不如索性彻底放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户口成大学生求职永远的痛 新浪教育盛典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
  • 金岩石:经营型政府的投资之手
  • 朱大鸣:三中全会后房价真会涨吗
  • 刘泳华:电商的高调与央视的低调
  • 齐格:看企业老总如何侃三中全会
  • 叶檀:北京补偿河北天经地义
  • 张五常:中国旧家庭礼教与国家盛衰
  • 沈建光:中国金融改革五大看点
  • 李光斗:央视广告收入将被百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