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提升个人福祉的15点新改革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第一时间独家解析
11月15日晚正式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内容可谓“段段有新意,字字值千金”。为更有助于社会理解与切身利益相关的要点,在三天前提出“三中全会公报十大解读”之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团队再次提出公报全文中“最提升个人福祉的15点新改革措施”,一方面分享三中全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另一方面促进中国舆论对改革新动向的某种监督与推动。
1)三个“永无止境”,即“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表达了中共对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永恒决心。有志者事竟成,关键在于如何保持这种永恒的动力。
2)“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个提法是对“国进民退”、“国富民穷”舆论的有利回应。
3)“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这条改革措施充分针对目前各地因强拆而产生的社会矛盾,通过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机制,意在化解目前围绕土地纠纷的维稳困境。
4)“发展普惠金融”。这个联合国[微博]系统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运用的词汇,出现在三中全会公报全文中,其中暗含的内容是:要建立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美国式的金融体系并没有为社会所有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中国金融“去美国化”之意明显。
5)“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这条针对的东西部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旨在通过增支政策,弥补相关落后地区的财力缺口,提升低收入地区、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6)四个“保障”,即“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表达了中共改革用地体制、增进农民福祉的决心,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7)在人口的城镇化方面,提出“全面有序合理严格”,即“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明确体现出“城镇化而非都市化”的思路,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向中小城市与中西部城市,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
8)鼓励国民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提出“三个允许”,即“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体现出作为世界工业中心的中国前所未有的走向世界的自信。
9)政府部门办事要做到四个“公开”,即“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体现出中央坚决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实现权力透明化的决心。要做到这四个公开,势必需要攻坚克难,克服种种阻力,这是对执政党的巨大考验。
10)“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退出机制”。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措,是真正的深化改革的大动作。这是针对长期以来政府和国企中的干部只要不犯大错误,就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大锅饭现象,进行的一次果敢的治理。
11)破解择校难题。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教学质量高的中小学难进、择校费高,是学生家长长期深恶痛疾的社会弊病,一直都没能解决,现在中央终于下决心解决,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社会意义重大。
12)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长期困扰全国人民的医疗费用高的问题终于出现了解决的曙光,取消以药补医,是降低医药价格的关键,希望能够推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补偿机制,让群众看得起病。
13)“单独二胎”。三中全会终于通过了“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中央终于冲破了阻力,顺应民心,放开了“单独二胎”。这不但是计划生育人性化的体现,也为解决人口减少的经济社会隐患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14)环保问责制。“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针对以前地方领导过分追求GDP增长,忽视环境保护,经常由于经济增长快而获得提升,而把污染的环境扔给后任。现在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要行不通了。
15)法治建设顺应民意,提出“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等回应法治舆情热点问题的改革举措,体现出新时代条件下群众路线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