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以系统化顶层设计突破改革难局

2013年11月13日 02:59  新京报 

  ■ 社论

  三中全会对改革顶层设计,最大的突破在于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本身有了制度保障。过去长期存在的改革“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转变。

  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评论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在万众瞩目中公布。正如人们所预期的,这次会议对历史新阶段的全面改革做出强有力的顶层设计。

  从公报内容可以看到,即将出台的全面改革决定,将有多个方面的历史性突破,有可能形成未来5-10年改革强大动能。尤其重要的是,这个决定对改革做了全方位、系统化的顶层设计,突出体现在改革目标、改革总体部署、改革时间表、改革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协调等方面。

  在改革目标上,顶层设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使改革广度与深度有了全面的突破;在改革总体部署上,顶层设计突出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六个领域改革,并且每一部分均有相应的具体改革任务措施;在改革时间表上,顶层设计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要求。

  除了这几方面的顶层设计外,这次会议最大的突破与亮点在于,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过去我们在改革上不是没有好的思路,不是没有好的方案,但改革总体进展与社会需求有比较明显的距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在具体实施层面上面临相当多的掣肘。有没有一个顶层设计、统揽全局的协调机制,对改革突破至关重要,也对理顺改革进程中多方面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一是理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改革既要有顶层的战略设计,也要有基层的实践探索。改革实践中,不少地方、企业、社会在多方面有积极的改革探索,但相当多基层探索很难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改革协调机制。三中全会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上接“天线”,下连“地气”,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利器。

  二是理顺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关系。新阶段改革最大的特点是,利益因素全面彰显,利益掣肘矛盾也日益突出。某些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特殊利益等,成为改革突破的强大阻力。无论多好的蓝图,无论多宏伟的目标,如果不能建立改革有效的协调机制,不能让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在现实中必将走形变样。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莫不如此。建立高层次改革协调机制,是打破利益掣肘不可或缺的途径。

  这次全会提出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最重要的是给各方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顶层设计、顶层推进、顶层监督。这也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有了体制保障,改革本身有了制度保障。由此,过去长期存在的改革“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的格局有望得到根本性转变。这将成为中国未来5-10年最大的红利。

 

(原标题:以系统化“顶层设计”突破改革难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三中全会公报》百姓阅读版
  • 体育NBA林书豪31分准绝杀火箭双加时胜 视频
  • 娱乐独家:冯小刚点将春晚 为杂技姐妹感辛酸
  • 财经厦门2624套保障房疑被公务员囤积
  • 科技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350亿
  • 博客日本女子监狱中的一些小秘密(图)
  • 读书解密:毛贺结婚时可知开慧还活着
  • 教育女大学生光棍节出租自己 新浪教育盛典
  • 江濡山:习李改革新政有哪些特别亮点
  • 叶檀:三中全会经改三大亮点
  • 刘杉:三中全会开放比改革步子大
  • 何志成:安全委意在司法反贪收归中央
  • 官建益:三中全会的利好贵在落实
  • 江濡山:中国需要怎样的国家安全
  • 周彦武: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 林采宜:上海自贸区能成第二个香港吗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的过去与未来
  • 李光斗:天猫一天350亿元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