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国正处于改革窗口期 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2013年11月10日 02:19  新京报 

  “中国正处于‘改革窗口期’。”谈及9日开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说,“我觉得,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这次会议,势将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引发一系列更深广的系统性改革。”北大国发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在接受专访时作上述表示。

  【改革时机】 三因素使改革期望不会“落空”

  虽然海外舆论不乏看空中国改革的声音,但作为一位中国经济体制演变的长期观察者,卢锋相信人们对中国新一轮改革的热切期望不会“落空”。他理由有三:

  首先,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史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成功的改革是逼出来的,而当下中国倒逼改革的力量很大。

  卢锋说,过去数十年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积累的问题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化解。其中包括收入分配的压力、社会稳定的压力、环境保护的压力、国企改革停滞的压力、贫富差距的压力等。

  其次,当前社会各界对改革攻坚形成广泛共识,有着强烈的改革突破预期。卢锋说,中国通过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在不断完善,但近年改革已驶入“深水区”,在一些关键领域难以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需要突破性改革来还“欠账”。

  第三,中国新领导层上任近一年来的施政方针政策有利于改革,为改革形成了一种“势”。

  卢锋认为以下几点比较突出:反腐力度空前,震慑了贪腐官员;全面整治“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在客观上使官员系统处于一种自我反省的状态,有利改革推行;在宏观政策上,不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是投入更多精力推进改革。

  “我认为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改革窗口期’,在这个时候推动改革,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现实性。”卢锋指出,这样的历史机遇不是经常存在,必须要一鼓作气,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的改革。

  【改革重点】 市场化改革重点至少有3方面

  卢锋说,市场化或者说解决“市场不完善”的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他认为,结合中国实际,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至少有以下几个:

  一是要完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特别是要解决好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保护好农民利益,打破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和行政控制,实现健康的城镇化。

  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让国企和民企在竞争环境下作为平等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而不是维持和强化国企的垄断地位,否则不仅导致缺乏效率,而且易滋生腐败。

  三是着力减少政府对企业等市场主体和微观市场活动的干预,尤其是取消对企业投资活动的不合理审批、核准、备案等,警惕打着各种“宏观调控”旗号实则干预市场的行为。

  “中国需要系统性改革来解决深层次矛盾,希望此次三中全会迈出重要第一步。”卢锋说。 据新华社电

  ■ 分析

  “啃硬骨头”“涉险滩” 高层用比喻传递攻坚决心

  谈及改革,中国高层喜欢用比喻。“啃硬骨头”、“涉险滩”已成为习近平为人熟知的“改革比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他又一次用类似的生动表达发出改革动员令。

  人们注意到,十八大以来,以往在“官话”中少见的生动比喻多次出现在中共领导人关于改革的讲话中。

  9月,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指出,中国正在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研究。他说,“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用“爬坡过坎”、“成长的烦恼”来形容中国经济转型之艰,又以“彩虹往往出现在风雨之后”表明坚持改革的信心。他说,要“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李克强10月在中越工商界午餐会上说,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险滩还是深水区,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改革面临攻坚克难的任务,形势十分复杂。领导层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讲改革起到了传递政治勇气和智慧、凝聚改革民意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说,抓住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语言动员来凝聚人心,使大家理解改革的方向,明晰改革的路径,高层用比喻讲改革是有政治考虑的。“改革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气,就很难推动了。”他说。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在改革比喻帮助形成改革共识之后,人们期待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方案。据新华社

(原标题:“中国正处于‘改革窗口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告破嫌犯被抓
  • 体育埃神破门恒大总分3-3夺亚冠冠军 视频
  • 娱乐张学友否认恋女助理:纯粹是工作情谊
  • 财经专家称国内大部分人吃过转基因食物
  • 科技Twitter纽交所上市首日涨73%
  • 博客从三中全会看习李新政的三件大事
  • 读书机长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神秘飞行
  • 教育土豪妈20万替女儿请家教 新浪教育盛典
  • 刘远举:孙杨代言汽车广告有无不妥
  • 海若:我为何劝医生儿子去改行
  • 姚树洁:三中全会必谈的经济话题
  • 谢百三:改革后为何贫富差距这么大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向及路径
  • 洪平凡:欧美央行的堂吉柯德精神
  • 马光远:作秀式调控是房地产紊乱之源
  • 陈永昌:中国养老面临五个独特问题
  • 徐斌:本周末决定中国未来十年命运
  • 端宏斌:一篇文章搞懂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