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不能劳民伤财
法制晚报讯(记者纪欣) 最近,在反垄断的名义下,部分行政管理机构又加大了对市场的介入和干预,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须警惕借反垄断名义对市场机制实施行政干预。
在近日召开的北大博雅公法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提出以上观点。他认为,在市场秩序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耐心,尽量避免使用政府手段。
首先,要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害,政府公权力的存在意义是为了保护私权。然而,审批制、许可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私权公权化”,剥夺了本来属于个人的基本权利,通过审批制这个中间环节把公民的基本权利转变成少数人的“特权”,并由此引起严重的腐败,伤害了经济效率。
在今天的中国,声誉机制的作用有限,原因就在于政府的过度干预。私有财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人们没有安全感,所有人追求短期利益。跟政府搞好关系就能拿到许可和资源,干吗要讨好消费者?
在市场秩序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有耐心,不要市场一出点问题就用政府手段,如果一有点混乱就重新实施管制,就会陷入管制陷阱,形成恶性循环,市场秩序永远不可能形成。
张维迎说,最近,在反垄断的名义下政府又加大了对市场的介入和干预,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必须警惕借反垄断名义对市场机制实施行政干预。
因为有些所谓的反垄断措施完全是劳民伤财,而审批成本的相当一部分会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