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莫让出口数据遮望眼

2013年04月10日 19:50  新浪财经 微博

  沈建光

  近两个月的出口数据总是充满争议。尽管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3月出口增长数据比2月份放缓,符合预期,但对各区域出口差异却十分巨大,如对香港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出口仍旧异常高,而对其他地区,包括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却非常令人失望。巨大的差异或许掩盖了某些真实情况,需要更为细致的分析。

  3月中国出口从2月的同比增长21.8%放缓至10%。而进口方面,受农历新年因素影响,进口增速从2月的-15.2%大幅回升至14.1%。这也导致当月贸易逆差8.8亿美元,扭转了自2012年2月以来保持的贸易顺差局面。

  针对进口,笔者认为,这种反弹是暂时的。原因在于受到春节长假影响,很多2月进口通关被积压,导致2月进口下降15%及3月进口的短暂上升。实际上,当前国内需求依然疲软不支持进口大幅回升,比如近日公布的消息显示,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同比接近零增长,以及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99074万吨,同比下降0.78%,都证明如此。

  而3月出口方面的数据更具有迷惑性。虽然海关报税单对应的是真实的进出口行为,但有企业存在通过保税区一日游或同一批货反复进出口的现象,以达到资金流入国内的目的。而这一点通过出口的地区差异便可证明,分地区来看,3月出口提升主要在于对香港与东盟出口的惊人增长,而对发达经济体和亚洲以外的新兴经济体出口却令人失望。

  从对香港出口来看,3月对港出口同比增加了92.9%,而此前两个月这一数据分别为88.3%和35.6%。笔者认为,对香港的出口数据的激增是恰恰是出口商为逃避资本流入管制所致。毕竟虽然2月中国对港出口同比增长35.6%,但与香港反映的数字却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香港2月从中国进口的同比增长为-17.8%。

  同时,香港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约有四分之三要加工转口到世界其他地方,这也就意味着,香港与全球对中国商品需求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而数据显示,香港对转口中国货物到欧盟、美国和日本增速同样分别下降0.8%,3.8%,20.2%。

  另外,也有解释称对香港出口的加大源于香港被越来越多的作为中国全球的物流配送和分拨中心。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无可非议,事实上,到2012年底,通过香港转回中国的份额已经占到44%。但这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用此来解释一个短期出口激增的现象,难免有些牵强。而且,受新年因素影响,2月香港转口国内实际上增速仅为-17.3%。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报税单的数据对应的是真实的进出口情况,但通过进出口而达到资金流入目的的需要加以剔除,以得到对当前外贸情况的真实判断。如果排除香港和东盟的出口高增长,中国对其他各国的出口实际上已有明显下降,其中,对3月份美国、日本、欧盟出口分别下降6.5%、10%和14%。笔者认为,以上数据符合比较暗淡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也与当前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相呼应,反映了出口疲软的真实局面。

  而对于未来经济的判断,笔者也并不乐观。美国通过四轮量化宽松,虽然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但实质上并未造成货币乘数的增加,有效信贷实则不足。同时,美国制造业低迷与出口逆差的情况也未得到明显好转。

  同时,美国量化宽松之后,日本、欧洲也在相继跟进,全球货币泛滥之下,新一轮泡沫又有积聚之势。例如,日本央行4日便高调宣布将重拳加码宽松政策,承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向经济注资约1.4万亿美元。该行宣布将以两年左右时间实现2%的通胀目标,并将每月债券购买规模扩大一倍。而自去年四季度安倍经济学以来,人民币兑日元已经累计升值22.7%,这也将虚弱未来人民币的出口竞争力。

  总之,笔者再次重申早前观点,2013年中国出口压力较大,具体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今年各地已经陆续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包括北京和上海将增加11-12%,广东宣布增长19.2%等等。而相比于2012年2.6%的通胀水平,工资增长是显着的。因此,劳动力短缺将带动未来工资不断提升,出口商人力成本加大,更多企业选择将厂址转移到东南亚或内地。

  二是对环境的考虑。当前政府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出口商不得不面临着更多出口转型升级的压力,更新设备与机器。

  三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正如上文所提,尽管2012年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维持在6.2-6.25之间,但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升值了5.8%。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竞争力受到了挑战,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方面。

  总之,笔者认为,今年净出口仍将拖累经济增长。正如早前所述,保税区一游行为造成了诸多数据的异常,对于决策者,虽然这部分数据会反映在报关单中,但在分析问题与决策时,应该去掉这些虚高的部分。笔者认为,如果剔除异常部分,当前出口增长可能不超过5%。因此,笔者认为,决策者不应让出口异常数据遮望眼,针对并不景气的出口和内需形势,加强稳增长政策支持更为重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被诉受贿、滥用职权
  • 体育亚冠-恒大4-1逼近出线 欧冠-皇马2-3晋级
  • 娱乐女演员曝海天活动遇疑似老鸨拉客
  • 财经新机制后成品油首次调价搁浅
  • 科技传苹果最早今年7月量产第5代iPad
  • 博客柴静:叔侄奸杀冤案细节 金日成离世内幕
  • 读书机警多谋:抗大校长林彪对内斗超然漠视
  • 教育萌妹拒绝求爱体走红:考上清华再追我
  • 育儿半夜醒来找不到爸妈 4岁女娃从17楼坠亡
  • 丁志杰:人民币汇率升值暂不具备趋势性
  • 宋文洲:中国和历史有个约会
  • 姚树洁:撒切尔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借鉴作用
  • 叶檀:中国经济的板蓝根现象
  • 雷思海:惠誉出击中国折射美国货币战布局
  • 张明:城镇化不是神话
  • 金岩石: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是什么
  • 罗天昊:中国首先应造福谁
  • 姚树洁:撒切尔铁在何处
  • 徐斌: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第一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