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治大城市病要反思过度集中的城镇化

2013年03月04日 16:50  新华财经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微博]教授就“城镇化与缓解大城市病”话题发表观点。辜胜阻认为,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扭曲的激励机制以及治理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共同催生了“病态的城市化”和“带毒的GDP”,特别是空气和饮水安全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喝干净水、吸清洁空气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期待。

  辜胜阻表示,随着全国城镇化率超过52%,中国进入了“大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期,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尤其是当前空气和水污染问题,直接威胁到城镇居民的生存底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时间长、强度大的雾霾天气。1月份雾霾最大面积一度超过150万平方公里,并且相对集中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突出反映了我国中东部地区产业布局过于集中和排放强度高的问题。随后,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步入公众视野。有统计显示,全国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城市病给经济活动和居民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每分钟就有六人被确诊为癌症,全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了465%,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癌症的多发与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辜胜阻认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大城市病与人口、产业和优质社会经济资源过度集中一些超级城市的过度大城市化有紧密联系。当前,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和资源短缺“大城市病”要走均衡城镇化之路,要反思城市功能和优质资源如此高度集聚和集中的弊端。治理大城市病首先要改变人口、产业过于集中少数大城市的局面,坚持“规划先行、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落实坚决”的原则,对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科学规划,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把城市群做多,把中小城市做多做好,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体系,使人口合理流动,防止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以及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

  辜胜阻说,治理环境污染,防止有毒的GDP增长,要着力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加快形成绿色低碳集约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一些地方政府长期奉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中过分追求GDP增长,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污染排放长期累积,欠下巨额的环境治理账单。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质量安全问题,给我国“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欠债倒逼经济转型已经刻不容缓。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辜胜阻强调,保障呼吸和饮水安全,治理大城市病还要着眼当下,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空气和水污染等大城市病使民众对环境百般焦虑。洁净的空气和水,是维持人类健康的最基本因素,呼吸和饮水安全触动了每一个普通民众的敏感神经。要避免“公共地的悲剧”,需要政府发挥“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通过法律实现利益调节和行为纠偏,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保护中的法治管理,完善空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相关法规体系,提高执行力,解除民众焦虑,增强居民安全感。尽快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各项防治措施有效落实。环保部门要出重拳、下狠招,严格执行工程项目的环评准入制度,实施空气和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从源头上减轻污染物排放。要探索运用经济手段激励市场主体主动治污减污,进一步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加强对绿色生活和消费模式的舆论宣传,引导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形成社会共治、改善环境的合力。(李洪斌 孙祥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贾庆林:政协提议建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
  • 体育NBA-科比34分湖人胜 林书豪21+9火箭胜
  • 娱乐岩女郎宋汶霏去世 患癌症叹人比沙细
  • 财经发改委副主任:台湾降油价和大陆没可比性
  • 科技马云:要欣赏看对手 竞争是要对手心情糟
  • 博客台湾版医保生小孩只要900人民币
  • 读书新浪历史好书榜上线:<邓小平时代>居首
  • 教育考研占座出恶毒标语:再占断子绝孙(图)
  • 育儿母乳派和奶粉派激辩香港奶粉限购(图)
  • 金岩石:开征房产税会导致房价下降吗
  • 刘远举:从大逃港到奶粉限带令
  • 杨涛:地方投资冲动的背后有何隐忧
  • 洪平凡:美国财政政策窘境重重
  • 罗天昊:婴儿奶粉应由国家供应
  • 陈虎:二手房征税20%可能是对的
  • 郭世邦:电商信贷还是银行传统信贷翻版
  • 聂庆平:转融券试点启动对市场意味什么
  • 王东京:谁在妨碍扩大消费
  • 黄鸣:品牌老三度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