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量化宽松后果堪忧

2013年03月04日 15:00  中国金融杂志 

  问题更在于,新一波量化宽松大潮对于新兴经济体通胀的加速的作用必然大于对发达经济体通胀的推动作用

  廖 群

  继欧洲央行(ECB)和美联储(FED)分别于2012年后4个月推出OMT和QE3/QE4后,日本央行(BOJ)于2013年1月22日宣布新的无限期每月购买1450亿美元(13万亿日元)国债的计划。这样,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发达经济体在5个月时间内先后都“理直气壮”地推出了具“无限”性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另一主要发达国家英国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加入这一轮量化宽松的大合唱,但估计也将会继日本之后择机加入。新兴市场经济体方面,从应对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所必然带来的美元、欧元、日元及英镑竞争性贬值趋势及保持基础尚未稳固的经济复苏的角度考虑,也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此,新一轮全球性的量化宽松浪潮正在展开,且规模空前。那么其后果是什么呢?

  应该承认,短期内会有正面效果。对欧洲而言,债务危机得到了一剂稳定剂;对美国而言,经济复苏得到了一剂催化剂;对日本而言,通缩得到了一剂止缩剂;对新兴经济体而言,经济反弹得到了一剂加速剂。那么,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岂不是只要各国政府采取量化宽松就可解决世界经济问题了。当然不是如此。负面后果必然出现。

  首先是各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美国和日本的量化宽松本意之一就是促使美元和日元的贬值,欧洲国家虽对此表示忧虑,但暗示将如法应对,发达国家货币已成竞争性贬值态势。要知道,在当今全球性产能过剩的年代,没有哪个国家希望看到自己的货币升值而影响出口,因而大部分新兴国家也将效仿。

  接之而来的将是全球性通胀的加速。在当今时代,通胀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商品性通胀,即我们通常说的消费物价指数(CPI)的上涨;一种是资产性通胀,包括金融性资产(股票、债券等)价格和实物性资产(房地产、珠宝、古董、艺术品等)价格的上升。所谓量化宽松,就是在利率已不能再低的形势下由政府“印钞票”向市场注入货币。货币多了,进入商品和服务领域,必将引起商品性通胀;进入资产领域,则势必造成资产性通胀。

  应该看到,短期而言,通胀性后果对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含义与影响是非常不同的。对发达经济体来说,伴随着经济衰退或脆弱的增长,当前的威胁是通缩,而非通胀,无论是商品性通胀还是资产性通胀。如日本政府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的政策目标就明确为将通胀率由目前的负状态推高至2%;美联储则在其宣布QE4时指出超低利率将持续至通胀率回升至2.5%。因而通胀的反弹短期内对于发达经济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对于新兴经济体情况就不同了。随着经济增长的反弹,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商品性通胀已经回升,且已达到或超过了合理或政府与公众所期望的水平,资产性通胀已成为一个很大的威胁。因此,通胀的加速对当前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影响无疑是十分负面的。

  问题更在于,新一波量化宽松大潮对于新兴经济体通胀的加速的作用必然大于对发达经济体通胀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发达经济体新增的流动性除部分地用于本国债券的补缺和经济的提升外,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将流向回报率更高的新兴市场。

  鉴于美元、欧元、日元及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发达经济体的“钱”流入新兴经济体,人家是几乎无成本地印“钱”便买你的实体资产或商品。这就是美国及其他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所征的“铸币税”。能够通过其储备货币的地位,“无限期”或“无限量”地向新兴国家征税,对发达国家而言,真是何乐而不为,可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则无疑是无奈的。

  新一波的量化宽松浪潮实际上是在全球资产价格泡沫还未消化之前又创造新的资产价格泡沫,酝酿新的金融危机。尤其是,美国从QE1到QE4,欧元区、日本及英国一次又一次的量化宽松,意味着量化宽松不仅成为解救危机的紧急性政策措施,而已成为有需要就用,随时可用的维持经济增长的常规性政策手段。量化宽松措施已被合理化、常规化和程序化。其结果必然是通胀,特别是资产价格泡沫的合理化、持续化和膨胀化。那么接下来的后果呢?泡沫,迟早是要爆破的,如果待其巨大时才爆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摧毁性的。想想现代经济中大部分企业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在市场中的公允价值(FairValue)以及其所拥有的各种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公允价值又取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程度,一旦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爆破,则企业的价值将全面崩溃,届时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将被卷入比金融海啸更严重的危机之中。

  作者系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主管

  (责任编辑 许小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贾庆林:政协提议建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
  • 体育NBA-科比34分湖人胜 林书豪21+9火箭胜
  • 娱乐岩女郎宋汶霏去世 患癌症叹人比沙细
  • 财经发改委副主任:台湾降油价和大陆没可比性
  • 科技马云:要欣赏看对手 竞争是要对手心情糟
  • 博客台湾版医保生小孩只要900人民币
  • 读书新浪历史好书榜上线:<邓小平时代>居首
  • 教育考研占座出恶毒标语:再占断子绝孙(图)
  • 育儿母乳派和奶粉派激辩香港奶粉限购(图)
  • 刘远举:从大逃港到奶粉限带令
  • 杨涛:地方投资冲动的背后有何隐忧
  • 洪平凡:美国财政政策窘境重重
  • 罗天昊:婴儿奶粉应由国家供应
  • 陈虎:二手房征税20%可能是对的
  • 郭世邦:电商信贷还是银行传统信贷翻版
  • 聂庆平:转融券试点启动对市场意味什么
  • 王东京:谁在妨碍扩大消费
  • 黄鸣:品牌老三度过时了
  • 于晓华:国五条只能刺激房价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