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马光远:房价理性回归是吸引资源回归实业的前提

2012年11月09日 11:26  南方都市报 微博

  在房地产暴利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家是很难安心做实业的。

  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如果其大多数资源集中在房地产和股市等虚拟领域,则意味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资源将逐步萎缩,最终使得经济呈现“空心化”,整个经济体将演化成一个只追逐财富分配而不创造财富的“传销化”体系。

  在下半年全国房地产回暖的大背景下,包括温州在内的部分城市房价却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温州、杭州、宁波、金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4%、8.8%、8.6%和7.6%,跌幅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前四位。与8月份相比,温州商品房价格环比下降0.8%,跌幅居70个城市之首。媒体报道,一些温州炒房客陷入困境,开始思考将资本转向实业。

  从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三季度信贷资金的流向看,流向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的增速既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也高于流向大企业的贷款增速;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刚刚发布的10月中国制造业PM I以及汇丰PM I数据都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这一切似乎都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在缓慢复苏,有可能使得一部分资金流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业。

  然而,笔者认为,因为温州炒房客被套就轻易判断资本已经回归实业,很显然有点过于乐观。最近温州房价的下降,一方面是源于温州房价多年来积聚的严重泡沫。笔者每次去温州,都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市容极其一般的城市的房价均价居然超过了上海等一线城市,可以说,温州房价的泡沫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房价的回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温州房价加速下跌的原因之一,恰恰是因为一些中小企业今年面临更大的困难,温州的很多中小企业,对出口的依赖非常强,当今年外需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整体经营环境并没有发生明显好转,为了缓解资金链紧张,通过抛售手中的房产来解决资金问题的中小企业大有人在,也就是说,温州房价的下降可能恰恰不是因为房地产的收益降低,而是因为实业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在外部环境还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就轻言资本回归实业,理由并不充足。但是,毫无疑问,房价的下降,是民间资本回归实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近几年,中国的企业家和资本对实业失去兴趣,原因并不复杂:首先,宏观环境和产业政策的恶化,使得民间资本无法进入一些产业领域。尽管我们出台了新旧36条,并且出台了40多个细则,但在一些垄断领域,民间投资进入仍然面临很多障碍。据统计,民间资本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只占13.6%,在金融业占只9.6%,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只占7.5%,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只占6.6%,至于在石油、电信、铁路等领域,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组整合的名义将民间投资挤出煤矿等领域,大量民间资本没有出路,呈游离状态;其次,中国楼市的不理性使得急功近利的歪风邪气到处蔓延,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和外资都争先恐后进入房地产业,在房价暴涨的情况下,进入房地产一个月的收益都远高于辛辛苦苦做实业一年的收益,做实业成了最没出息的选择;第三,实业的环境不尽如人意。做实业面临人力成本、税收成本、审批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负担很重,因为使得资本进入实业的意愿很低。

  对一个经济体而言,如果其大多数资源集中在房地产和股市等虚拟领域,则意味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资源将逐步萎缩,最终使得经济呈现“空心化”,整个经济体将演化成一个只追逐财富分配而不创造财富的“传销化”体系。从每年的富豪排行榜基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比较赚钱的领域,要么是银行等金融领域,要么是垄断领域,要么是房地产,真正的实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利润单薄。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居然是全部2400多家上市公司利润的55%,足以说明实业利润的单薄。如果一个国家财富的创造不是源于实业,而主要由房地产、垄断和金融创造,除非利润来自国外,否则是不可持续的。一个经济体,如果大家都不做实业,不搞科研,不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只玩虚拟资本,只追逐短期利润,最终的结果就是竞争力的丧失和经济发展的停滞。

  就此而言,房地产的理性调整,是吸引资源回归实业的前提。房地产暴利,投资房地产赚钱容易,就不会有人勤劳致富,踏实创业。只有房地产告别暴利,资源向制造业和高科技分散,中国经济积聚的大量地产泡沫才可实现真正的软着陆。因此,要真的发展实体经济,就要下决心解决房地产的泡沫问题,否则,无论是实业兴国,还是内需的启动,都是无稽之谈。在房地产暴利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家是很难安心做实业的。可以说,最近温州房价的下降是坚持调控的结果,也是吸引资源告别房地产、逐渐回归实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但是,要让资本真的安心于实业,一方面要整治浮躁之风,鼓励实业兴国而不是楼市经济;另一方面也要给有志于做实业的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把游离的民间资本引导到实业中来,培养靠诚实劳动的实业家。他们才是中国经济真正的脊梁和希望所在。

  马光远[微博](学者,著名经济评论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马光远: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启动
  • 陈虎:如何诠释十八大倍增目标
  • 叶檀:GDP 人均收入2020年翻番意味什么
  • 时寒冰:人均收入翻倍能否改变中国国运
  • 张捷:巴塞尔枷锁与评级霸权制约中国
  • 李光斗:美国大选 罗姆尼有五大失误
  • 蔡成平:日本经济真的严重依赖中国吗
  • 王海滨:世界进入经济危机的新阶段
  • 丁志杰:维护美元霸权是美国核心国家利益
  • 陶冬:中国楼市短期看好 中期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