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辜胜阻:稳增长亟需优化实体经济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2日 10:18  新华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接受专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接受专访

  近期,新华网联合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共同推出“A股呐喊——求解中国股市危局,探寻资本市场曙光”大型系列采访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微博)就当前经济形势以及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1、2012年8月14-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调研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一些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结合最新统计数据,请问您怎么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辜胜阻:今年以来,宏观经济面临持续下行的较大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这是近三年来我国GDP增速首次“破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口同比增速等多项指标都呈现回落态势。同时,在企业发展、实体经济、地方政府财政等领域的许多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冲击着宏观经济基本面。一是企业发展面临“五难”——“融资难、用工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同时,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产能过剩”困扰,资金链面临着“三角债”困扰。二是在实体经济方面,由于成本高升、税费加重和企业利润微薄迫使大量企业放弃实业,用电需求、融资需求和招工需求萎缩。三是在财政收入方面,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快下行,宏观调控房地产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增长”,实现经济“软着陆”,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中速经济增长的容忍度与承受力,在中速增长面前,不能反应过度。

  2、当前,在美国经济复苏之路仍举步维艰,欧债危机复杂局面依然难解的外部环境之下,您对下半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判断?

  辜胜阻:展望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国内经济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我国经济将在“两难”中前行。

  下半年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坚持房地产调控与稳定经济增长的“两难”问题。由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方政府处理好房地产调控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城镇化的发展陷入“两难”: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持久动力,但地方政府利用城镇化的发展推高了城市房价。面对低迷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一些地方要求放松房地产调控的声音又开始出现。房地产市场是最复杂、最敏感的市场,一头连着投资,另一头连着消费;一头是实体经济,另一头是虚拟经济;一头与地方政府财政紧密相连,另一头与开发商、银行、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如果放松调控,房价可能会报复性地反弹上涨;如果持续地严厉抑制刚性需求,那么有可能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滑而影响到几十个实体经济产业。

  其次是面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与避免产能过剩的“两难”问题。在现阶段,“稳增长”离不开投资,投资是刺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出口贸易顺差来消化投资快速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在当前贸易环境欠佳的情况下,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是焦炭、钢铁、电解铝、水泥、汽车、纺织、化纤等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正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扩展;另一方面碳纤维、风电、多晶硅、锂电池、光伏等部分新兴产业也由于刺激政策推动,产能过快扩张,先后出现产能过剩。因此,如何处理好鼓励投资与避免产能过剩是当前稳增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稳投资一定要培植新的增长,而不能加剧产能过剩。

  3、当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区别于之前的“保增长”,请问您认为“稳”字应该如何体现?

  辜胜阻:201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18字方针,把“稳”字放在首要位置。今年上半年,温家宝总理在地方考察,与地方领导人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进一步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稳增长”的重要地位。“稳”是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这表明政府的宏观调控思路已发生了显著改变,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与以往有所不同。

  关于稳增长,当前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主张用老办法来稳定经济增长,包括两种观点:一是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如用新“四万亿”、小“四万亿”地方版“四万亿”;二是放松房地产调控。另一类是主张用新办法、用新的政策组合来稳定经济增长,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激活民间投资;二是促进消费,比如财政补贴汽车下乡和节能家电;三是对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实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四是把减税费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五是利用后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稳增长”不能走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房市推动的“老路”,要探索新思路。从着力点上看,当前“稳增长”就是要稳定实体经济,稳定企业发展。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基。“稳增长”必须要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让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以实体经济的创新引领经济的持续发展。

  4、近期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各自的投资发展计划,据媒体报道,累计规模达到7万亿之多,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辜胜阻:在稳增长过程中,关键看三个作用变量:出口、消费、投资。出口受外需影响,是一个难以改变的变量;消费是一个好变量,但消费受居民收入影响,是一个慢变量;投资是个快变量,特别是公共投资,可以力挽狂澜、立竿见影。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有些人就把当前经济形势与2008年相比较,猜测中央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新刺激政策”,开启新一轮“保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一方面可能跟以GDP为主要考核内容政绩考核机制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对中央“稳增长”精神的误读。事实上,靠政府大量公共投资的做法是“打强心剂”式的“西医疗法”,存在“负作用”和“后遗症”。而且,当前的财政收支预算约束、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能力不足都对政府投资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此次“稳增长”不能再靠新“四万亿”、小“四万亿”或地方版 “四万亿”等财政刺激计划和天量信贷投放,而是要把减税减费作为积极财政政策,调动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投资的积极性,营造实业致富的环境,避免大量企业和民间资本“逃离”实体经济。

  5、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海内外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任会否受到影响,您对此有怎样的建议?

  辜胜阻:在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重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要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立足点从“速度至上”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新思想。区别于以往的保增长,现阶段的“稳增长”更加强调与“调结构”、“转方式”有机结合,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顺势而为地按经济规律推动经济自然成长。具体表现为:在发展动力方面,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激活民间投资需求,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经济增长源泉方面,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产业结构方面,要通过“增量创造”来推动“存量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 进入2012年以来,国家多部委纷纷出台了落实“新36条”的配套细则,成效尚有待观察,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些政策?

  辜胜阻: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稳增长”的任务来看,引导民间资本扩大投资的政策出台极为必要。投资是刺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但是未来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民间资本能否及时跟进,应更多依靠民间投资而非政府投资。从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效力来看,应该承认“新36条”配套细则有一定进步,但是仍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历史经验教训和体制机制障碍,民营资本对于进入垄断领域仍存在疑虑,进入后能否获得公平竞争环境和政策平等对待,仍然是民间资本最担心的问题,许多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程度观望情绪。如我国2005年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的“非公36条”,2010年出台的“新36条”,就是受制于政策细则缺乏、既得利益退出机制缺失、投资服务缺陷和执行监督缺位等问题,使得民资在进入垄断行业时遭遇“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障碍和“进得去但最终被弹出”的“弹簧门”障碍。未来,消除民间资本疑虑需要有实际行动,要看配套实施细则的落实和持续性政策预期,切实解决民间资本“不能进入”、“不想进入”、“不敢进入”这三大问题。

  7、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一对矛盾:融资难和投资难,一方面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项目缺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银行的贷款出现“贷不出去”,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对矛盾?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辜胜阻:应该承认,当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困境。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最新调查显示,2012年一季度资金“紧张”的企业占49.7%,比2011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资金状况尤为紧张;41.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资金紧张”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之一,比2011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银行也面临着“贷不出去”。如工建中农四大行6月份新增存款1.8万亿元,而新增贷款不足1900亿元,远低于前5个月2000-2500亿的水平。由于当前实体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运营资金不足,许多大型企业投资信心不足而不愿贷款,这就导致“融资难”与“贷款难”的矛盾现象。深圳有38万家中小企业,贡献65%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就业。但目前仅有不到万家中小企业享受到了银行贷款服务。90%中小企业贷款无门,风险高是融资难点。而像腾讯等一些上市公司,并“不差钱”,银行却追着贷款给他们。解决以上矛盾,关键在于要拓宽投融资渠道,构建与企业构成相匹配、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门当户对”的投融资体系。一要推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和去高利贷化,积极培育面向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二要鼓励和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开发更多的适合民资投资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三要完善股票市场、“新三板”市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让资本市场惠及中小企业。四要完善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融资体系,为富裕民间资本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引导游离于实体经济的“游资”和“闲钱”回归,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重振实业精神。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政府签署钓鱼岛“购买”合同
  • 体育世预赛-兰帕德救主 英格兰平 西班牙胜
  • 娱乐张柏芝三点式与谢霆锋度假 复合在望(图)
  • 财经温家宝回应对08年中国一揽子计划指责
  • 科技马化腾周鸿祎隔空喊话:反对假借用户之名
  • 博客司马南:破解太极神功 钓鱼岛问题始末
  • 读书优势劣势并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图)
  • 教育小学校长校门口劝阻给教师送礼学生(图)
  • 育儿失独母亲:支柱没了 你支持丈夫陪产吗
  • 健康秋季食疗去火排毒 转基因大米试验内幕
  • 女性大小S姐妹着装PK 张雨绮10个珠宝瞬间
  • 尚品真假难辨的大陆米其林餐厅 走近赵薇酒庄
  • 星座测试你真心爱TA吗 朋友是你贵人吗
  • 收藏疯狂核桃赌青皮千元起 民间藏宝95%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