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今年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有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部门公开比较集中,按规定在第一时间公开的部门就有很多个,不像去年拖拖拉拉的;二是“三公经费”公开的比较详细,很多部门都提到了公车数量、公款出国人次等信息,只是公款接待方面公开的仍显笼统;三是今年中央部门公开的决算内容更加丰富,决算表格由2张增加到6张,并对各项收支数据作出详细解释,此外还增加了大量图表便于公众理解。
当然,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普通公众要想真正理解各部门的 “三公经费”情况,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费时更加费力。公众对于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了解,依然主要是借助于媒体的报道,其中尤以相关新闻标题为主。比如,“地震局新购12辆公车花费294万”、“新华社更新购置52辆公车支出1636万元”、“审计署实有公车206辆每辆运行维护费5万元”、“南水北调办人均每次出国花费5.63万元”、“国土部去年公务接待费1200万元”等。
以前没公开“三公经费”,公众对于信息不公开普遍感到不满;可现在当各部门集体公开“三公经费”时,面对信息爆炸又有点觉得不知所措了。为此,有必要将这些杂乱繁多的信息,进行有条理、可对比的整理,让人们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知晓各部门三公情况。比如,在各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之后,财政部可以分别针对公款接待、公款出国、公车经费等列出对比表,将各单位最近两年的人均出国费用、每辆公车运行费用、公款接待费用以及住房补贴等等,列在同一张表单中。如此,无论是相比本部门过去的数字,还是相比其他部门同期的数字,都能清楚显示,方便公众做出判断。
应该说,公开“三公经费”只是一个开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在于满足公众的监督权。换言之,各中央部门的责任,不仅限于将“三公经费”公开了之。公开之后,哪些经费不合理,哪些数据有问题,公众必然会有一些疑惑或者质疑,这些质询需要得到有效的回应和解答。比如,就有很多网友在问,南水北调办花那么多钱跑到国外去考察什么,南水北调这样的事情不是中国特有的吗?再比如,各部门新购公车基本都要二三十万一辆,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还有,中国地震局居然有1082辆公车,主要用途是什么?
公众希望看到,每个部门都能站出来积极解答关于“三公经费”的舆论质询,这样,公众才算是真正参与了“三公经费”的公开,纳税人的监督权和表达权才真正得到了尊重,“三公经费”预算才有望制定得一年比一年更合理。先是信息公开,然后是接受质询,最后是总结改进;做得好的接受社会赞扬,做得不好的面对舆论批评,各部门为部门形象和美誉度而展开竞争——这才是公开“三公经费”的一个良性循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