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财评:中国需要牢牢掌握粮食定价主动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8日 10:16  人民网微博

  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3%;在进出口分类数据中,谷物、大豆和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呈现高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粮食(谷物及谷物粉)384万吨,比上年同期猛增5倍,尤其是玉米进口增长明显。尽管一个季度的贸易量并不代表一种趋势的形成,但这种迅猛增长的势头值得警惕。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迈上11000亿斤新台阶,创造了建国以来首个粮食产量的“八连增”,为稳定物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喜人的形势面前,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松懈。

  2012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133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6%;食用植物油增长30%。而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大豆市场已经被美国、巴西等国生产的“洋豆”占领,中国大豆消费量的80%依赖进口,中国豆农蒙受损失。过高的对外依存度让中国丧失了大豆市场的定价主动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甚至流传着 “中国考察团到交易所转一圈,大豆期货价格就可能涨停”的说法。

  粮食生产素有“靠天吃饭”的特点。天气变化,尤其是旱涝或低温灾害,成为投机资金炒作粮食期货的素材,但是供求关系是基本决定因素。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始终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中国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但这只起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的作用。而大豆市场的贸易状况表明,中国已经完全受制于人。

  之所以强调粮食定价主动权,不仅因为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同时也因为我们有很多前车之鉴。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对铁矿石、石油、铜和棉花等大宗商品的消费量也与日俱增,“中国需求”成为供应商和投机资金哄抬价格的主要支撑。以石油为例,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中国多支付了600亿美元的进口费用。然而受美债和欧债危机影响,去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能源需求并没有过快增长,供需基本平衡,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投机资金借助地缘政治因素进行炒作的结果。与此同时,由于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被迫成为“接盘手”。

  物价过快上涨是近两年来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焦点话题。其中,食品价格一直是整个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粮食“八连增”为我国稳定物价发挥了基础作用。如果中国的一些主要粮食品种对外依存度上升,粮食定价主动权旁落,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物价形势。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量有望保持稳定甚至开始下降。但是,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粮食消费不仅不会降低,反而可能继续增加。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无疑是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与此同时,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应被忽视;中国的粮食供应一直是紧平衡,粮食生产不应有丝毫放松。

  要掌握粮食定价主动权,需要始终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人民网记者调查显示,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着耕地被城市化和工业化侵蚀、农村种粮劳动力大幅减少、外资企业跑马圈地垄断中国粮油市场等问题,这些都对我国的粮油供应和定价主动权构成威胁,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得不认真面对的挑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