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宾
时代一直在变,但人性贪婪、侥幸与恐惧一直没变,社会秩序是一个控制性系统的本质一直未变。只不过,现在的货币金融体系比古代的科举制度更高明,更隐蔽。
大年初五,在南京江南贡院,笔者参观了考生们的“鸽子笼”,颇多感慨。
江南贡院是明清时南方乡试、会试科考之地,“鸽子笼”是指考生在其中考试用的号舍,每个号舍不到2平方米。鼎盛之时,这样的小隔间多达20644间。占地达30万平方米,为清王朝最大考场。
这里曾圈住了全天下的大半精英。清朝一代共取状元112科,经江南贡院过关后殿试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仅两省就达58名,占比全国达51.78%。而能被皇帝钦点,再成为科举主考官者,可谓精英中的顶尖精英。
然而,喜剧总是属于少数人,绝大多数的考生,一辈子白首穷经,惨淡收场,比如著名的范进,把精力和金钱全部消耗在科考中,中举大喜之下便疯癫了。也有如吴承恩者,才华横溢,诗文立成,却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晚年终得出任长兴县丞(相当于县委办公室主任),不久愤而辞官。这位科举的失败者却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西游记》。
清代科举制度一路上有多个级别的考试,童试、岁试、科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在这样的一个循环中,统治秩序得到了很好的维系:制定规则的皇帝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天下精英的才华精力都用在了博取功名,而不是挑战现有秩序上;在他们付出巨大代价成为统治阶层一员后,必竭力维护既有秩序;而失败者往往只能自叹才不如人,或功夫不到,再接再厉再奋斗。
春节期间的国际黄金市场让笔者对科举与金融市场产生了联想。做个类比,如果说投资金条和首饰的卖场是“乡试”,那么,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保证金交易类似“会试”,而伦敦黄金交易所或纽约金属交易所就属于“殿试”了。主考官是交易所,而君王则是美联储背后的国际金融寡头集团。
购买实物金条的“乡试”最简单,只一条赚钱的路,逢低吸纳、长期持有、逢高卖出;上金所和上期所的“会试”挑战更大,做多和做空双向赚钱,可放大5~10倍杠杆,但交易时间短,长假休息期间,往往被国际市场暗算,是“殿试”的影子市场;伦敦黄金和纽约金属市场几乎是5×24小时市场,放大的杠杆倍数可更大,是全球顶尖交易员博弈的核心战场,是国际金融寡头统治下的“殿试”,但现在中国的一般投资者尚无资格参与。
扩而广之,全球经济金融货币体系是一个更大的“科举”系统,一个超复杂的社会生态链:最下层的是零部件加工厂;上一层是整机厂;再上一层是跨国产业链链主;再上层是金融机构;再上层是国际金融巨头;再上层是各国央行;再上层是标准普尔、穆迪;金字塔顶端是美联储和国际清算银行。
与科举体系相比,现代经济金融货币的体系更复杂得多,庞大得多,更刺激得多。现代金融知识浩如烟海,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所远难望其项背的;现代金融体系覆盖极广,不论参不参与,都难逃其手掌,投身市场豪赌,固然大喜大悲,如果不参与,也会因纸币的悄悄贬值而财富缩水;现代金融体系更加刺激投机,钻研精深或者一时运气如虹,可以短期暴富,黄金屋颜如玉不在话下,反之也可极快净身出局;现代市场体系更加容易操纵,营业部可以看到客户底牌,交易所可以看到营业部底牌,国际清算银行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底牌。
一言以蔽之,现代人,只要你还要用纸币,还需要交易,你就无法置身事外,也无处可逃。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金兽,将精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永无休止地吸入其中,让情绪在其中载沉载浮。即使是被全球投机者奉为“圣经”的《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作者利沃默,在屡次暴发后狂亏,在最后一次彻底输光后吞枪自尽。
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成本异常高昂,其贪婪程度是封建官僚体系远不能相提并论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先后投入7.7万亿美元拯救华尔街后,2009、2010年华尔街薪酬连创新高,一年总额达1450亿美元,而2010年整个美国股市IPO融资额才420亿美元。其薪酬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32.1%,而它们收入主要来源于制造各种金融衍生品,规模已经高达700万亿美元。如果以现在每年全球GDP总额60万亿美元来计算,也要填充10多年。
由于人类精英的精力主要被吸纳入金融投机中,人类面临的种种生存危机,比如能源危机等,被极大地忽略了。
尽管有种种异化人性的悲剧,但必须承认存在就是合理的。笔者并不认为这种结构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而是人性通过博弈,不断演进而来的。
将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一概否定,也不符合辩证法。如果换一种思维,把金融市场当作一面镜子,乃至是一个放大镜,从中不断检测自身人性的弱点,不断对自己的贪婪、恐惧、投机心态进行反省,用越来越平常的心境冷静地洞察金融曲线背后的世事人心,倒也是一种特别难得的智慧定力的修炼。
概括而言,投资有三种模式,一是超短线的程序化投机;二是中短线的政策性投机;三是长期的趋势化投资。前两种投资均如夸父追日,最后难免殚精竭虑,轰然倒下,唯有第三种长期趋势化投资,或许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回头再看春节前的黄金多空的抉择,无论选择多或者空,都可能是一个陷阱。或许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许你不用反复行动,只要在绝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买入,在绝大多数人疯狂的时候卖出,就是最好的决定,就像那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
问题是,你有这个定力吗?倘若真有了这个定力,要那些财富干什么?把这个问题留给2012年市场中的你吧。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仅供参考,投资者决策风险自负,联系邮箱ztb6006@sina.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