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四季度8.9%的经济增速
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王希、刘铮、付子英)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数据,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9.2%,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8.9%。四季度经济增速低于9%,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GDP当季(增速)8.9%,全年9.2%,这个速度不低。”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说,中国经济增速在正常区间。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强调,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增长速度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有利于使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的关系更加协调。
去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幅度其实小于外界预期,显示出经济日渐走稳。12月份当月,工业同比增速甚至比上月反弹了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比上月反弹了0.8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也反弹了0.9个百分点,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反弹到临界点之上。
种种迹象显示,从去年10月底提出宏观政策预调微调以来,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对冲经济增速的回落。
“如果国民经济能够保持8.5%至9%的增长速度,物价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方式转变得比较快,结构调整的力度比较大,很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宏观经济的总体格局。”马建堂说。
他认为,去年GDP的逐季回落也有主动调控的因素在内,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宏观调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期间,中国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7%,这意味着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强调转变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对经济发展速度从过去的10%左右适当回落一点,是有准备的。”马建堂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说,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的综合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储蓄率下降,中国经济增长中长期的潜力会适度收窄,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也要平常心看待。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没有完结,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会带来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大于以往,中国“十二五”期间不会出现中长期增长潜力的拐点。
去年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物价控制在了5.4%的总水平,同时民生不断改善,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仍在继续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然而,2012年无疑将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从国内看,2012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物价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但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压力犹存,部分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
马建堂说,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为2012年的经济运行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要把困难想得更多一点,把应对的措施想得更加周到一点。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从中长期看,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仍处战略机遇期;从短期看,内需增长仍然稳健;从调控手段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
综合国内多家机构和多位专家对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判,全年经济增速会不低于8%,有可能在8.5%左右。
“对2012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应该充满信心。”马建堂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