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较真一下蒙牛的检验细节

  □殷国安

  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对此,我们有理由表示震惊:

  一方面,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因此这项检测早已是常规、例行抽检项目。黄曲霉毒素M1超标达140%,怎能让消费者坦然面对?

  另一方面,此前蒙牛曾发生过“三聚氰胺事件”和“蒙牛特仑苏事件”,且两次事件过后,企业也曾一再信誓旦旦表示要抓好质量安全,现在却“事不过三”,又在新建投产的企业发现致癌牛奶,谁还敢相信你们的誓言?

  不过,蒙牛的回应却显示了意外的“轻松”,蒙牛在其官网发出了“关于蒙牛眉山工厂抽检情况的进一步说明”,指出,“由于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公司立即将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确保没有问题产品流向市场。目前,蒙牛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为合格产品。”

  致癌牛奶尚未出库,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就据此认为“没有问题产品流向市场”“蒙牛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为合格产品”却为时过早,还需要经过调研才能作出结论。在此,我们较真一下蒙牛这次致癌牛奶检出的“细节”,就可以看出,质检的制度性漏洞明显存在:蒙牛的致癌牛奶虽然没有出库,但是却已经“入库”。我们分析,产品进入仓库应该是经过检验程序,而且是检验合格的。那么,请问,蒙牛已经入库的产品,在出库时会不会再进行一次检验?而且,入库没有检出黄曲霉毒素M1,谁又能保证出库就能检出?由此看来,所谓尚未出库,只是由于时间关系带来的侥幸。如果不是国家抽检查出问题,这批致癌牛奶恐怕还是会理所当然地出库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