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郎咸平:限购令下房价下跌要看本地居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8日 11:32  扬子晚报微博

  10月15日下午,经济学家郎咸平来到无锡,与无锡的企业家畅谈中国经济走势和投资新思路。不到一个小时的演讲中,郎咸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制造业危机。此后,郎咸平频频抛出“麻辣”观点,称企业家的机会在于反投资,同时指出房价的涨跌都由老百姓说了算。

  一个iPhone美国利润360美元我们才6.54美元

  定位制造业大国获取利润最低

  “中国的投资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这在全世界是唯一的。”站到讲台上后,郎咸平开门见山,直击中国经济现状。何为冰火两重天?郎咸平解释说,楼市、汽车、古董等是“火”,股市是“冰”。“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制造业危机。”郎咸平直言不讳。

  郎咸平以iphone为例,美国控制了产品研发设计、物流运输两个环节,可从中赚取360美元的价值,日韩则在订单处理、批发以及终端销售等环节,可赚取187美元,而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只能从中获取6.54美元的利润。“定位制造业大国,意味着获取的利润最低。”

  制造业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4个。首先,中国的高赋税导致很多企业生存难。其次,银行信贷日益收紧,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贷到款,资金短缺。第三,劳动成本高,劳动效率低下。第四,人民币升值使得出口利润降低,进口原料成本上涨,这也使得出口企业压力增大。

  国内很多企业产能过剩

  “经济率先回暖”小心得“肝炎”

  制造业危机直接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是投资经营环境全线恶化,一个是金融海啸带来的产能过剩。

  以2006年的泡沫为例,由于制造业“无利可图”,于是制造业的钱纷纷流向房产、古董、汽车等领域,这也就让人看到表象上的繁荣,郎咸平形容这是“发烧”现象,实则为泡沫,于是2006年爆发了经济的第一次探底。

  “为了退烧,我们能做的就是给资本市场服用大剂量的退烧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背后,制造业危机为何越来越严重,并且产生了更大的危机。“只要是看到泡沫,就是更大危机的前兆。”郎咸平讽刺性地表示,2008年的金融危机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伴随着2008年金融海啸的出现,中国政府推出4个重大举措,分别是4万亿投入各行各业,10大产业振兴方案,汽车、家电下乡和银行信贷的六成做基础建设。借此拉动内需,保持经济持续有力增长。

  郎咸平说,这些举措在短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对于“中国经济领先全世界回暖”的说法,他不敢苟同。郎咸平形容这次不是发烧,而是肝炎。“肝火过旺引发炎症,则为肝炎。本来大凉可以灭火,但是无奈病人身体体质太弱,大凉会死人。”郎咸平认为目前的一些做法,只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据调查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很多的企业产能过剩,如此一来,可能会爆发经济的第二次探底。

  为了应付产能过剩,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对很多中小企业并非利好。郎咸平说,此次“肝炎”或许会导致一些百姓财富下降、购买力降低,猛打通货膨胀则会导致40%的中小企业停工。

  房价涨跌掌握在老百姓自己手中

  内地地产洗牌或被大企业垄断

  当下房地产市场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郎咸平针对楼市行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由于政策限制,以及资金链的断裂,中小地产商正在有序地退出市场。“今年以来已有80个地产商把项目卖给了大开发企业,总额超过了228亿元。”郎咸平对此表示担忧,小地产商是转卖而不是降价,大开发商仍然有实力,扛得住压力。“中国内地地产已经在洗牌,它开始向大地产商集中,那样将可能会像中国香港的地产一样,被几个大企业垄断。”

  关于今年1月22日发布的限购令,郎咸平表示,全国的房价并没有怎么跌,尤其是五个特大城市。以北京房价为例,北京户籍居民中有72.4%的人都有至少一套住房,在北京房地产交易市场中,有2/3都是二手房。掌握多套房源的居民不降价,即使开发商开始降价,在市场上也不会很明显。“只有手里有房子的居民才作用房价。有房子的人不会自动降价,所以房价下跌很难。”在上海,刚需市场则相当大,在上海500万的外来人口中95%的都想买房,可是限购了,他们没有上海户籍无法买房。“一旦他们可以买了,房价便会在这些人的推动下上涨。”经过对比分析,郎咸平总结出一个结论,房价下跌要看户籍居民,因为大量房源掌握在他们手中,只有他们放手,价格才会下跌。房价上涨则要看非户籍居民,一旦他们的需求得到释放,房价则会被推动上去。(记者 季娜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