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鸣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 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截止9月2日,上市公司发布委托贷款的公告一共117份,涉及64家上市公司,其中,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有35家,共发放169.35亿元,同比增长38.2%。对此,财经评论人朱大鸣昨日在博文中指出,上市公司热衷放高利贷,证明我国生产成本在急速上升。“地下金融系统正在吞噬着产业资本的利润,侵蚀实体经济,并将把高成本借贷转嫁给消费价格。不受金融监管的活动太盛,会创造各种各样的贷款和准货币,使得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大为增加,甚至架空了整个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目前,高利贷不仅盛行而且有替代炒股炒楼等成为新投资的趋势。不得否认,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高利贷存在确实有其生存的环境,但并不意味着其存在即合理。朱大鸣指出,“高利贷是一种腐蚀性的获利模式,它损害的不仅是整个经济的根基,更损害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严堵高利贷和改善金融环境,应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重大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