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拜登之行与中美战略互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9日 23:03  经济观察报

  谢韬

  债务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主权信用评级又遭遇首次下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访问美国最大的债主,拜登勇气可嘉。然而,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我们不应该把拜登的中国之行看成一个理直气壮的“诘问”美国的难得机会,而是应该思考如何通过这次访问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信。

  作为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国政府(还有媒体和大众)当然有权质问美国政府将如何保障中国所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的安全。可是,拜登此行的初衷既不是给中国政府送一颗定心丸,也不是忍气吞声地接受中国政府的批评和质问。由于国内债务危机而推迟了一个月的访问,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与中国下一代领导人建立信任,从而改变“经济热、政治冷”的局面。如何建立并保持和提高相互信任,已经成了中美关系的头等大事。

  频繁的高层会晤并非战略互信的充分条件。从1979年至今,中美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会晤绝对不少,但是双方的信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虽然中国政府反复强调“和平发展”和“和谐社会”,并且在美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公共外交,但是很多美国人仍然相信“中国威胁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国间的不信任?

  事实上,不仅仅是美国,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和欧盟的关系也属于“经济热、政治冷”,缺乏战略互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却与这些国家都保持着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国家与美国可以建立战略互信,却不能与中国建立战略互信?

  有些人或许会说,这些国家把中国当成威胁,因此同美国搞好关系以牵制中国。这个答案,还是没有回答问题:为什么这些国家把追求“和平发展”并且综合实力远不如美国的中国看成威胁呢?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犹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不注定会导致其他国家的恐慌,就像一个巨人走在街上,并不一定会造成路人纷纷避让。陌生人之间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会消除很多忐忑与疑虑。同理,如果一个强大的国家也具有人性化的面孔,这会有助于消除其他国家的不安与焦虑。中国之所以被很多国家看成威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还不善于展示人性化的一面。换句话说,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开展公共外交。

  拜登此次中国之行,再次给中国政府上了很好的一堂公共外交课。到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孙女在街头一家普通餐馆吃炸酱面。首先,带着孙女出访,表现了他和蔼可亲、享受天伦之乐的形象。其次,在一家没有全部戒严的普通餐馆吃饭,只消费了79元人民币,并且与其他就餐的客人欢声笑语,展现了他朴素节俭、平易近人的一面。

  中国媒体把这顿饭称为拜登的“亲民秀”。既然是“秀”,就有做作的嫌疑了。但是在拜登抵达北京之前的另外一条新闻,则没有作秀的嫌疑了。美国前商务部长、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自己背包在美国机场买咖啡时,被一位中国旅客拍了下来,结果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连《纽约时报》也报道了此事。之所以引起中国网民的高度关注,就是因为骆家辉的简朴出行,与中国官员的前呼后拥形成了鲜明对比。人还没有到北京,就一不小心赢得了很多中国人的好感,骆家辉肯定没有想到。

  一个是携孙女吃饭,另外一个是自己动手买咖啡。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但效果却是一样的。他们的行为举止增加了很多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领导与普通民众之间如此,领导与领导之间同样如此。有了好感,我们才可以建立信任。

  今天,中美之间的高层互访日益频繁,但这并不一定有助于美国人建立对中国的信任。如果从小事做起,体现中国政府人性化的一面,我们可以赢得很多美国政府官员和公众好感,从而为两国间的战略互信打下基础。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