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张晓松、王希、何雨欣) 随着上半年中国各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社会各界观点纷呈,既有对“保增长”与“控物价”孰轻孰重的议论,又有对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的担忧,甚至有对当前货币政策要不要有所调整的分歧。这些争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今年又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形势,我们尤要冷静观察、深入分析,对形势作出一个清醒的实事求是的判断。
先看经济增速,一季度9.7%、二季度9.5%。尽管速度确在放缓,但绝对值并不低,回落也比较平稳。这既是中国经济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大幅下滑和其后恢复性大幅回升的“非常状态”向适度增长的“正常状态”的转换,也是去年以来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受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和4万亿元水利投资带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仍在高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减税计划,将对消费起到促进作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使中国外需有所增长,主要机电企业在手订单普遍上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比较强劲,经济快速回落的风险不大。
再看物价水平,从3.3%到6.4%,一年来CPI同比涨幅一路攀升,但构成连续涨价的“翘尾”因素已达顶峰。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情况正得到有效缓解,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总体高位回落减缓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夏粮连获丰收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好于预期,CPI同比涨幅有望在三季度开始回稳,到四季度明显回落。
总体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正在取得积极成效。“滞胀”之说并不成立,谈“硬着陆”为时尚早。
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导致危机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根除;粮食、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通货膨胀在全球呈现一定的蔓延之势;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复苏进程。这些都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去年以来实行的旨在抑制通胀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同时,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保增长”与“控物价”似乎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两难”问题。
可以说,国内外有利、不利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令人喜忧参半;各种调控手段也是彼此制约、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复杂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冷静观察,做好妥善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
妥善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必须兼顾政策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稳定物价总水平仍将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国家将继续施展“组合拳”:除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总量外,突出抓好农产品生产、特别是食品供应,切实降低过高的流通成本,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
同时,为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国家将在“不变”的基础上对政策进行“微调”: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合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等改革。
妥善应对当前复杂形势,还必须兼顾当前和长远。
就当前来讲,无论是控制物价、促进经济发展,还是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调控房地产市场,不得不倚重短期政策,甚至是行政手段。但这也带来许多问题,政策之间相互掣肘的链条越来越多,翻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从长远看,促进经济增长,还是要靠挖掘内需潜力、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稳定物价,还是要靠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总之,要通过改革解决体制机制弊端,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增长内在动力,宁愿牺牲一些速度,也要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