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人选引发了全球热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经济体在这一传统上由欧洲掌握的人选问题上发出呼声,反映了世界经济新旧力量天平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改革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看来,IMF在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公正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本次IMF总裁职位的竞争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呼声引人关注,从侧面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权重不断上升。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有目共睹。世界银行预计15年后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IMF总裁特别顾问朱民(专栏)不久前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全球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继续领先。
其次,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事务中参与引导能力上升。当前,二十国集团正处于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转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重大经济、金融事务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新兴经济体的责任意识上升。随着经济实力上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责任意识也在提高,包括在世行和IMF等国际机构中的增资、对低收入国家的发展援助等方面,都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责任意识。
然而同时也要看到,尽管新兴经济体已在经济总量和贸易额等指标上占据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份额,但是在IMF所管理的金融领域,其金融产品、市场成熟度、市场规模、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上,与发达经济体仍不可同日而语。
更应看到,IMF的机构改革并不仅限于总裁人选。传统上IMF总裁由欧洲人出任,第一副总裁由美国人出任。美国虽无总裁之职,但有主导者之实,因IMF重大决策要有85%以上的支持率,美国拥有的份额足以保证其一票否决权,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依然不足。这表明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变化的经济格局必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变化。近年来,在IMF治理改革上,从份额与投票权转移,到监督职能的变化,再到高管层人事调整,都已经呈现新面貌。但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而将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