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健:疏堵结合治理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 10:15  中国经济时报

  ■大势观察■王健

  治理通货膨胀,是今年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话题。为了治理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频繁密集地出台,在这些政策中,“堵”的政策有余而“疏”的政策不足。其后果是:通货膨胀仍然处于高位,2011年3月和4月的CPI分别高达5.4%和5.3%;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下滑,全国多个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为了更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并保持稳定发展,货币政策需要“疏”“堵”结合。

  一、现行的货币政策“堵”有余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流通中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流通中货币供大于求是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社会总产品供给小于需求是通货膨胀的充分条件。

  治理通货膨胀,既可以用“堵”的货币政策,也可以用“疏”的货币政策。“堵”的政策是指,减少货币供给的同时也减少了货币需求、或减少国内货币供给的同时又增加了外资流入的政策。“疏”的政策是指,减少货币供给的同时增加货币需求、或不改变国内货币供求增加外资流出的政策、或既减少国内货币供给又增加外资流出的政策。

  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主要是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堵”的货币政策。

  1.提高利率

  从2010年10月19日到2011年4月6日,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四次宣布加息,存款基准利率每次上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已从2.25%上调到3.25%,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近于零利率的水平,也高于欧元区1.5%的水平。

  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堵”住了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利率都提高,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成本提高、利润下降,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需求减少,抑制了物价水平上涨。利率提高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提高,愿意存款者增加,消费减少,收缩社会总需求,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

  然而,提高利率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也抑制了国内货币需求增长,限制了产品总供给增加,却堵不住国际游资进入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的利差诱使国际游资涌入中国,国内货币供给被动地增加,加剧了通胀,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

  2.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堵”住了国内货币供给增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减少、贷款规模收缩,货币供应量减少。同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导致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进一步减少。但是,短期内频繁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实际利率,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必须提高贷款的利率,因此,企业贷款的实际成本提高,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持续。而且,中央银行收取的存款准备金是向国内的金融体系收取,而不是向持有货币的热钱收取,不仅没有控制住国际热钱的流入,反而影响了中国的银行体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率。

  3.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从2010年3月末1美元折合人民币6.826元升至2011年5月10日6.4935元,屡创历史新高。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即使不为国内经济运行和物价上涨发行一分钱的基础货币,仅与外汇储备相对应的外汇占款余额已逾20万亿元,外汇占款使人民银行被动地发行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增加。

  人民币升值与国际游资之间有棘轮效应,即: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预期成为现实,豪赌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热钱涌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国内货币供给被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增大,通货膨胀严重;国际热钱涌入后,增加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被迫加速,人民币加速升值的现实吸引更多的国际热钱加速蜂拥而入,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加快,外汇占款随之迅猛增加,货币供给进一步增加,通货膨胀更严重。

  4.“堵”的货币政策抑制了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商品投机盛行

  频繁地使用“堵”的货币政策,导致过剩的流动性难以向虚拟经济分流。由于股市低迷,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自然十分谨慎,从楼市分流出来的资金也不敢贸然地大量进入股市,过剩的流动性难以分流到证券市场,货币需求增加缓慢,抑制通货膨胀的“堵”的货币政策效应弱化。而且,股市逆宏观经济趋势而波动,成为宏观经济的反向“晴雨表”。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高于2009年,然而,2010年证券市场的上证指数比2009年低100多点。

  国内流动性与国际游资结合,炒作推高物价,大蒜、绿豆、食糖、棉花、珠宝、翡翠等 “你方唱罢我登场”地轮番涨价,明显地背离价值规律,加剧了物价水平的上涨,增强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

  二、以“疏”、“堵”结合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一)“疏”的货币政策

  1.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疏导外汇、特别是国际热钱流出

  疏导外汇流出,关键是疏导国际热钱撤离中国并将国际热钱堵在境外,调整汇率政策的核心是建立适应开放经济要求的利率—汇率机制。

  (1)人民币实行双向浮动汇率。迅速宣布人民币贬值5%—10%,然后,在新汇率点上选择5%或更大的浮动区间,实行双向浮动,破除了人民币稳定升值预期。双向浮动的汇率与利率政策组合,实际上是中央银行与国际热钱在进行角力,如果人民币双向浮动时,贬值时间多而升值时间少,则国际热钱撤出速度会加快。

  (2)汇率利率组合的优化选择。在人民币双向浮动条件下,汇率和利率组合为:一是将治理通货膨胀目标置于最优先地位,选择人民币双向浮动与人民币利率不变的组合;二是考虑治理通货膨胀同时要防止宏观经济较大幅度下滑的目标,选择人民币双向浮动与利率下降的组合。

  (3)与人民币汇率政策配合审慎控制加息节奏,防止利差导致热钱涌入。

  要充分发挥利率政策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作用,利率政策必须与双向浮动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协调:当人民币升值时,提高利率,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当人民币贬值时,降低利率,防止经济下滑和国际热钱流入。

  2.稳定货币政策,恢复和发展股市,疏导货币流向资本市场,增加货币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货币政策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变化不能过于频繁,要扬弃每个月都出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利率或央行票据的紧缩政策,短期内不要再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给投资者以信心,给资本市场喘息的机会,恢复投资者信心,给资本市场发展的必要空间。

  恢复和发展中国的A股市场,能够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过剩的流动性可以向资本市场分流,增加社会货币需求,缩小货币供求差距,抑制通货膨胀。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能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通过获得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应对通胀风险的能力,还可以将股市财富负效应转变为正效应,有效地刺激个人消费增长,扩大内需。

  3.培育新颖的外汇市场,将外汇流疏导到外汇市场,推进藏汇于民

  人民币双向浮动,增强了人民币汇率的易变性和活跃性,给发展新颖的外汇市场创造了基础和需求。外汇市场、与外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活跃性和成长性源于汇率的易变性,汇率的易变性越强,企业越需要利用外汇市场及其金融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化汇率风险为企业的利润。企业对外汇及其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适应企业规避外汇风险和国际风险需要的金融产品,进而促进外汇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创造越来越多的能够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如利用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工具等)。

  培育新颖的外汇市场,可以逐渐实现藏汇于民。在新颖的外汇市场上,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汇率风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国内企业和自然人进行外汇交易,拓宽了企业和个人投资渠道,实现藏汇于民,有利于减少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

  (二)“堵”的货币政策

  “堵”的外汇政策的核心?是将目前的外汇“奖入限出”政策改变为“限入奖出”政策。

  1.加强资本项目审批,减少国际热钱通过资本项目流入,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将资本项目审批由地方政府上收到国家商务部,取消各地政府吸引外资的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减少外汇从资本项目下流入。

  2.对外汇流入收费。一是征收境外个人外汇费,凡个人从海关进入中国的外汇不仅要报关而且要征收入境费,以限制个人外汇流入,减少个人以“蚂蚁搬家”的办法将外汇转入国内。二是增设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费,防止外商通过直接投资将外汇调入中国。三是对境内企业(包括内资和外资企业)向国外借入的贷款收取贷款入境费,防范这些企业通过借款将外汇调入国内。

  这三项收费的费率应高于人民币升值率加上国内国外利率差之和。目前,可以由海关和银行代收,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这些收费改为税收。

  还要调整贷款结构,减少新增贷款,减少货币供给,一是严格控制并减少给房产开发商的贷款;二是减少并逐渐停止对经济适用房的贷款;三是增加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的贷款,增加房地产市场供给,遏制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