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兰恒敏:存准率一调再调小企业陷入苦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3日 00:35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评论员 兰恒敏

  12日晚6时许,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本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高达21%。老实说,对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们有太多的疑虑和不安。

  促使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是4月份CPI依然高企(5.3%),通胀压力未见明显减小,所以需要持续收紧流动性。

  虽然央行行长周小川(专栏)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上限”,虽然央行副行长易纲(专栏)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很舒服”,但我们依然认为,央行本轮宏观调控以来的调控节奏和工具选择确有可推敲之处:

  关于“小步、频繁”的调控节奏。央行的主要考虑是避免引起经济的剧烈波动,所以采取了每次加息0.25%,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的方式。但这种调控方式的毛病在于,当经济刚刚出现过热苗头时,没有给予坚决有力的抑制信号,错失了调控良机;而经济持续发烧,紧缩政策均匀累加到一定程度,会造成资金链的突然断裂,“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该控时控不住,能控住时却控死了。想避免大起大落,结果却造成大起大落。

  关于偏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慎用利率。由于央行迟迟不解决负利率的问题,造成4月份居民存款大幅度流失,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更限制了银行的贷款规模,两者叠加,银行真正能用来贷款的资金其实并不多。而有限的资金,大部分贷给了稳定的、盈利状况较好的大企业,小企业得到贷款特别困难。笔者与浦发银行济南分行的有关工作人员交流时,该工作人员说,“我们一共就这么点可贷资金,小企业贷二三十万元的资金,还不够我们忙活的,所以一般不贷给小企业。”小企业从大银行难以获得贷款,有的小企业不得不铤而走险,求助于高利贷,大大加重了小企业经营成本。小企业面临“没贷款等死,借高利贷找死”的严峻形势。

  宏观调控的本意是抑制经济的整体过热,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但现实是经济过热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经济结构反而在进行“逆调整”:有限的、宝贵的资金加速向强势的国有大企业流动,而有活力、有风险、能带动就业、有利于启动内需的广大中小企业的经营条件反而进一步恶化,这不能不说是央行调控的悲哀。

  央行上述调控思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分考虑国际热钱因素,对国内实体经济———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经营需求体察不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停止提高、甚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拉平银行体系资金利率和民间资金利率的水平,这样才能使小企业从银行贷款不特别困难,民间资金利率水平不至于畸高,避免高利贷压垮小企业的悲剧发生。

  方方面面的信息已经显露出征兆:小企业的资金链极度紧张,再这么调控下去,小企业很可能又像2008年那样死一片。笔者很愿意打这个赌———但愿将来笔者输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