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投资者报》报道,最近随着CPI连创新高,“政府之手”对物价的直接调控越来越多。从规定商品房“一房一价”到发改委约谈相关企业以及各地出台蔬菜限价令。但有批评人士指出,物价涨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供需关系。因此,行政调控短期内虽然能立竿见影,但实质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价格幻觉。
点评:以行政手段对抗物价上涨,短期内看似有效,但从长远来看,未必行得通。因为行政控价对打击市场炒作确实有效,但对真正的物价上涨,特别是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其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事实上,当前物价上涨最凶的粮食价格上涨,并非全因个别人炒作所致。例如燃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等,这些都是成本因素推动的物价上涨。如果我们简单地用行政限价来控制物价上涨,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伤害到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就如政府曾经对猪肉限价一样,因为伤害到养猪农户的利益,很多农户放弃养猪,最后出现猪肉价格的报复性上涨。总之,在当前通胀成为长期的课题时,我们应更多的是考虑用经济规律,用市场无形之手来配置资源,让市场来真正体现商品的价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通胀。
(点评: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