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
15日,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33.1%的消息向社会公布。
财政收入按来源分,指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的总和。一季度财政收入33.1%的增长率中,非税收收入增幅接近40%。非税收收入在国内类似于用橡胶皮缝制的一只可大可小的“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甭管怎么讲,33.1%的财政收入增幅一定令各国政府眼热心跳。瞧,中国的政府太有钱了!
本周四,存款准备金率将再次上调50个基点,有机构经测算,称此举能冻结国内商业银行3000多亿元的“流动性”。有人站出来当说客,直呼再这么下去有些个中小银行可要扛不住了。可央行高层官员却不客气地公开回应“存款准备金率上不封顶”。想想也是,有机构研究了全球百余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幅度,发现最高的韩国曾一度达到23%,单单对比数据,国内存款准备金率还真有不小的上调空间哩!
持续冻结流动性,银行肯定会缺钱,否则就不能解释众银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在基准利率之外再额外支付较高“现利”大打“抢储”大战。可另一方面,银行肯定不缺钱。否则就无法解释众银行给信贷员下达高额放贷奖励许诺(眼下提成放贷额度的千分之四不算高),并在重奖诱惑之下不断加码放贷考核硬任务。
解析银行缺钱,惟一的可能是地产商开始缺钱,在地产信贷受限之后,银行成为地产商以高利率谋求“计划外信贷”的“中间商”。否则,众银行拼抢储蓄岂不是做赔本买卖。解析银行不缺钱,据笔者掌握的多路信源,以上海本地为例,但凡手头有“抵押物”的中小企业,众银行的信贷员们犹如过筛子般一拨拨登门造访——都说银行一向嫌贫爱富,可并不富裕的企业家在众银行面前却从来没有眼下这般吃香过。
政府不缺钱自不待言,银行总体不缺钱也是客观事实,那百姓缺钱乎?上周五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显示,百姓似乎也不缺钱。国统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称,“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譬如,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0.2%,转移性收入增长8.5%,经营净收入增长32.6%,财产性收入增长23.6%。经综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达12.3%,扣除用“新办法”测算的约5.2%的通胀率,实际增收还有7.1%。这一增幅,对照同期财政收入增幅虽乃“小巫见大巫”,但好歹也在增长着。
昨天还有条消息也与缺不缺钱有关。说个税法修正案本周三将由人大常委会进行初审,二审则初定于6月底,若一切顺当,下半年有望为纳税人稍稍减点儿税负。记得今年“两会”前,温总理在“网聊”时讲过适当减个税是今年政府为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现在看,这事最快也要下半年才能办成,说明总理急,百姓急,有关方面并不是那么急——这不,首季城镇居民实际增收就高达7.1%……
就事论事分析下来,几乎谁也不缺钱。可即便是“白痴”也明白肯定不是那回事。然而,从百姓到舆论,谁也拿不出“不是那回事”的论据来。论据缺失,那是国家统计的“错”。就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12.3%说事,谁也辨别不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谁增收多谁又增收少甚至没有增收,贫富悬殊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是继续扩大还是有所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