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婷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三元悖论’的时期,同时控制汇率并实行独立的国内货币政策正在变得越来越难。”野村证券国际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和全球经济研究主管Paul Sheard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仍然将汇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那么代价就是不得不“输入”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
对于愈演愈烈的通胀率,不少人认为,外部因素——如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是造成通胀的一大推手,但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导致了货币体系内流动性增加,这才是导致通胀的主要推动力。
Paul Sheard对此表示:“我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明确分解出什么因素导致通胀非常困难。从定义上来说,通胀是一个总体的现象,整体的价格水平如何,很难将其分解。”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Paul Sheard认为,大部分时候人们根据其自身的利益来阐述自己在某个问题上的立场,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所以经常会看到人们互相指责,但这是非常没有效率的。
“通胀来自何处?” Paul Sheard认为,一部分是外部因素带来输入型通胀:“我们在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和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所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食品和能源在价格篮子中的比重更大,所以进一步推高了通货膨胀。”
但他也指出,人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很难明确地画一条线说这件事情发生了是因为美国,那件事情是因为中国。
Paul Sheard认为,即使是外部因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来自中国经济增长本身:“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增长非常迅速,并且在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所以如果将大宗商品价格看作外部因素,那么一部分原因也来自中国本身的内部增长。”
更重要的是,Paul Sheard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正进入一个“三元悖论”时期。三元悖论是指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存在。
“中国的资本账户并不可自由兑换,但也不是完全封闭,而且正随着中国经济扩张和金融改革深入而处在不断开放的过程当中,资本的进出正逐渐变得容易。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制定者想要同时控制汇率并实行独立的国内货币政策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他说。
Paul Sheard解释称,这一情况事实上意味着最后变成了两大宽松的货币环境:“只要中国还想要限制汇率波动在目标范围内,而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那就必须通过干预市场来阻止货币升值。这意味着一旦资本的流动更为自由,中国就不得不‘输入’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那么中国货币整体的情况将更加宽松,所以继而会推高国内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