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时评:管住房价先要管好土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4日 08:55  新华网

  新华网福州4月14日电 (记者 来建强) “高地价——高房价——高地价”,房地产市场深陷于强烈的地价连锁反应,房价不断被推涨。有识之士惊呼:管住房价,先要管好土地。

  不难理解,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抬高地价就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激励抬升土地出让价格的内生动力。同时,地方政府潜意识里会倾向有利于房价上涨的选择,进而又影响到地价上涨。就这样,从高地价到高房价的恶性循环形成了。

  以银行贷款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中,高地价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金融资本向房地产业聚集。业界人士和专家指出,在我国,房地产投资现已占到社会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约达2个百分点,与建筑业增加值合计占到国民生产总值达10%以上,直接相关的产业有60多个,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渗透可谓深入骨髓。有关统计数据还显示,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地价和房价互推上涨正不断吹大房地产的泡沫风险。

  管好土地,还不只是一个地价问题,而是关乎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一系列大问题。房价管不住,很大因素就出在没有落实好土地调控的政策措施。在过去的一年,土地管理部门积极援手楼市调控,使出浑身解数,重拳频出,特别是公布了一份涉及上千宗闲置地块的“黑名单”,并要求予以严查并依法收回闲置地块。时至今日,“黑名单”中的闲置地块何去何从仍不得而知,有多少被收回更是一个谜,各地的土地执法检查不排除已经成为了“没有结局”的故事,而土地市场的“流毒”依然是让房价亢奋的“兴奋剂”。

  管好土地,关键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近年来,土地调控是房地产调控“组合拳”不可或缺的部分,土地调控落实地不严不善,不仅会导致“18亿亩耕地红线”死守不住,更会累及房地产调控功败垂成。

  管好土地,必须防止地价成为房价的推手。首先,地方政府应认识到,卖地谋生仅是维持眼下生计的权宜之策,做大做强地方实体经济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治世良方;其次,失去了高地价的借口,开发商再想让房价“飞”,“翅膀”也就硬不起来。

  我们相信,管好土地,切实落实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的调控政策,将有助于房价回归理性,也有助于房地产业“强身健体”,持续健康成长。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