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评论 > 2011年央行第二次加息 > 正文
【财经网专稿】记者 徐斌 尽管市场解读中国央行4月5日晚加息0.25%的动作,是为了遏制通胀预期。但考虑到目前的中美基准利率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央行年内加息幅度不可能太大,抑制高通胀的真正杀手锏还是人民币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调整后的一年期固存利率是3.25%,这个利率水平大致和2007年5月份差不多。但2007年5月份的CPI不过2.9%。以官方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标准衡量,目前的通胀压力要比2007年5月份大得多,而且目前的通胀预期也比当时大。这种情势下,中国央行要想遏制高通胀和通胀预期,只有大幅提振加息力度,所谓“刀快不怕脖子粗”,利率足够高,通胀自然能打下去。
但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5月份中国一年期固存利率为3.06%,一年期央票收益率为2.9%附近——这些都可以看做中国基准利率,而同期美联储一年期基准利率为5.4%,中美利差较大,中国央行加息空间也较大。现在美联储一年期基金拆借利率依然维持在0.25%,中美利差实际为负。如果中国央行加息幅度过大,在人民币仍以美元为主一篮子外币为锚的联系汇率机制下,自然引来拆息套利资金狂潮。
因此目前中国抑制高通胀的手段,更多将依赖人民币汇率升值,而非加息。尤其是在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较为明朗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商业信心一旦恢复,美国信用系统货币创生机制重新运转,市场上美元供应增多,那么到时最好的去处就是中国市场了。
上周的五个交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三个交易日走高,两个交易日回落,周波幅为98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走高,并于上周四和上周五再度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的高点,分别升至6.5564和6.5527。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作者:【财经网专稿】记者 徐斌 】(责任编辑: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