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丁·沃尔夫:中国经济未来20年增长可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2日 15:31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陆绮雯)也许没人能为错综复杂的中国经济准确把脉,但马丁·沃尔夫无疑是世界上最值得倾听的声音之一。昨天,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度中国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上,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向与会者分享了他对当下中国经济的独到分析。

  “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令人惊叹,但现在我们应着眼于可能的风险,”沃尔夫援引温家宝总理今年9月在天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所说的,认为中国经济确实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在沃尔夫看来,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仍是“生产驱动型”,其特点是高投资、低工资、低利率,以及出口快速增长和较高的外部盈余。他表示:“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增长不可复制,未来增长也可以预见。但随着经济更趋成熟以及廉价劳动力等原有优势的逐渐丧失,这种模式显然难以为继。 ”

  谈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沃尔夫显得十分乐观。他提供了一组数字,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经济大步向前,以购买力评价衡量的中国人均GDP占美国人均GDP比率从当时的3%上升到今天的20%。依据沃尔夫的理论,衡量一个国家的增长潜力是看这个国家与全球生产力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他认为,从日本经验看来,中国有潜力将过去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再延续20年,到2030年,人均GDP有望达到美国的50%-60%。但要实现这一目标,眼下必须处理好以下六大问题:提高生产率;从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改革金融系统;确保资源供应以及能以合理价格得到原材料;管理外部需求;应对各种地缘政治挑战,包括作为为数甚少的具备全球性经济影响力的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

  沃尔夫强调,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内需驱动型,增长势必要更加依靠生产率的提升,与此同时,投资率必须降低,创新必须加速。他指出,2000年至今,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着,比GDP增长还要快很多。而世界经济同时段的增长只有约4%,世界贸易增长也只有6%。因此不难判断,中国必须应对出口下降的局面,这和货币或者汇率的高低没有关系。 “中国是时候考虑如何把高储蓄率转化为消费了。 ”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