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战争: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2日 07:15  一财网

  不可忽视的是,人民币所面临的国际压力依然很大,在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允许在断定人民币汇率相当于出口补贴后实施惩罚性关税的法案后,全球“汇率战”的热议也使得人民币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

  在刚结束的G7会议上,汇率问题正是会议的重要话题,但各国领导人并不承认目前的状况是汇率战争。昨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已经确认,11月的G20首尔峰会将讨论汇率问题。

  在各国对汇率争端的讨论中,人民币遭受了更多的国际压力。美国财长盖特纳认为人民币升值缓慢可能令全球货币争相贬值的风险加剧,而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我认为汇率应该反映经济基本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美国在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疲弱,但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前景最为乐观,并认为中国及印度正引领全球经济复苏,IMF敦促亚洲某些国家令货币升值并进行结构性改革,从而确保全球经济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对“汇率战”的讨论可能对人民币来说不太乐观。招商银行的分析师刘东亮对记者表示,对“汇率战”的讨论,对人民币会有双重影响,如果各国普遍认为是美元走软引发了紧张情况,那么会要求美国稳定美元汇率,这会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如果各国也认为人民币应当升值来缓解其他货币的压力,那么对人民币是不利的,但目前整体情况似乎更偏向后者。

  等待“君子协议”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再度加力的预期下,美元正在下跌的通道中狂奔,所有非美货币对美元全线升值,澳元达到1983年浮动以来的历史高位,日元接近15年来的高点。

  G7会议并没有给汇率争端提供一个解决之法,其实不仅是亚洲国家,欧洲所传达的态度以及澳大利亚联储停止升息的举动,也可以看出对汇率上涨的谨慎看法。即使是一向对于汇率不作激烈评论的德国,也表态将在20国峰会上全力参与汇率对话。

  实际上,由美元走软导致的“汇率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主要国家的经济复苏都不算很理想,希望本币维持弱势以刺激出口,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而亚洲国家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很高,因而干预的意愿也较其他国家更强。而其实,美国以贸易失衡为理由要求人民币升值,也是出于对本国制造业的保护以及降低国内失业率的需要。

  美元昨日有小幅的反弹,同时一些亚洲货币还因为市场对干预措施的预期而走低。但美元因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倾向走软这一趋势还没有明显的止步迹象。

  然而,若美元还要进一步走弱,分析人士相信,为了避免汇率战以及贸易战,各国应该会达成君子协议。

  亚洲外汇网的分析师章大卫对记者表示,汇率战争没有胜利者,但无需过于担忧,G2O会议应该是妥协的大会,会讨论避免“货币战争”的措施。他提到,最近美联储有官员表达汇率对就业促进作用不显著的观点,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妥协的观点。

  全球掀汇市干预潮

  随着本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新兴经济体国家在面临出口下滑、经济增长减速的难题同时,还要谨防热钱大量涌入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汇率干预风潮开始愈演愈烈。

  日本:6年多来首次直接干预

  为阻止日元持续升值,日本政府终于出手。目前为止日本已出台了多项措施:8月30日,日本央行决定以公开操作手段把向市场注资的规模从20万亿日元增加至30万亿日元。9月15日,日本央行抛售日元、购进美元,政府6年多来首次直接干预汇市。

  日本央行10月5日决定进一步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把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1%下调到0至0.1%,时隔4年多再次实施零利率政策。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在10月8日的内阁会议上出台了规模达5.05万亿日元的追加经济对策,以应对日元升值和其他经济体经济减速等外部原因可能导致日本经济大幅下挫的风险。

  巴西:多管齐下打响汇率战

  由于大量美元涌入巴西,导致雷亚尔对美元汇率再次回升到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巴西政府近期也已入市购买美元,并出台了金融操作税,抑制外资流入巴西资本市场。

  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9月底在圣保罗表示,巴西已采取措施,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和主权基金来吸收市场上过剩的美元,以保持汇率稳定。此外,巴西从5日开始,将针对外国投资者在巴西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税率从2%增加到4%。

  尽管如此,雷亚尔对美元汇率并未应声回落,仍在1.7:1的高位水平上运行。

  韩国:不排除干预汇市

  韩国企划财政部于10月4日表示,最近主要国家围绕汇率问题相继采取实质性措施,这必将导致近期韩国汇率市场大幅波动。一旦这一情况出现,韩国政府将会介入汇率市场,实施稳定汇率的措施。

  韩国企划财政部表示,韩国政府将密切关注主要国家的货币动向以及其他国家的汇率政策。同时,韩国政府将尽可能遵循市场规律,并将在发生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稳定汇率市场。

  新加坡:短暂干预缓和美元跌势

  新加坡元兑美元曾于9月28日触历史新高1.3230,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当天在1.3204新元的价位附近进行了短暂干预,以缓和美元的跌势。这是新加坡金管局9月第二次干预外汇市场。

  据悉,新加坡金管局不能改变美元兑亚洲货币走软的趋势,但他们会努力让这种跌势更加有序。金管局可能会在1.3200水平继续进行干预。

  马来西亚、印尼:疑似大规模买入美元

  有交易员10月4日称,马来西亚央行当天疑似以3.0850林吉特水平大规模买入美元。一位交易商称,马来西亚央行似乎相当坚定地捍卫这个水平;另有交易商则认为,鉴于该汇率当前水平已经开始对出口商构成冲击,预计央行不太可能允许美元进一步大幅下跌。

  9月29日就有两名交易商称,发现马来西亚央行在3.0830林吉特水平买进了少量美元以抑制林吉特升势。

  印尼央行也在9月23日疑似在8950印尼盾水平买入了约3000万美元。一位外资银行的交易商当天表示,印尼央行自前市以来一直在买进美元;并称,央行或继续干预汇市,以防范印尼盾大幅升值,从而维护本国出口竞争力。预计该汇率今日将在8940~8960印尼盾之间波动。

  泰国:拟对海外资本征税

  泰国央行副行长Paiboon Kittisrikangwan本周一表示,泰国央行在严密监控资本流动状况,并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阻止泰铢迅速升值。

  泰国财政部长Korn Chatikavanij表示,作为抑制泰铢升势的措施之一,泰国财政部计划对海外投资者债券投资的利息和资本利得征收15%的扣缴税。目前财政部正在评估此项提议,可能于本周二举行的会议上提交内阁批准。

  新西兰:偏向结构性措施而非直接干预

  新西兰财长英格利希(Bill English)上周三表示,新西兰政府基本上无力预防该国货币进一步升值,而本币升值对该国经济所依赖的出口和旅游造成压力。

  他表示,新西兰政府更愿意使用结构性措施如削减个人和企业税收、引入抑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来放松强势纽元对经济的影响,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干预。

  英格利希表示,新西兰联储维持利率在3%是正确的做法,即使该政策有抑制脆弱经济的风险。

  大萧条与“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1930年,由于美国认为外国的工资和制造成本低,美国制造商无法成功地与外国制造商竞争,因此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贸易壁垒。“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试图以高关税壁垒保护美国市场,使之免于外国竞争。

  结果是灾难性的:贸易伙伴随即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以限制外国进口来保护本国市场,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世界贸易额下降了70%,几千万人失业,加剧了大萧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