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刘铮、江国成)同比上涨3.3%,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不仅比上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而且创下了21个月来的新高。
作为关系百姓生活、投资者收益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指标,未来CPI走势缘何这时更加引人注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公布后,“新华视点”记者第一时间约请宏观经济部门的官员和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解析。
食品价格和翘尾因素推动CPI涨幅扩大
CPI原本已在五六月间同比涨幅放缓、环比出现下降,缘何7月份反弹?
“CPI同比上涨3.3个百分点中,2.2个百分点是翘尾因素,1.1个百分点是新涨价因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分析,新涨价因素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
7月份CPI反弹存在一定季节因素。全国从南到北天气多变,洪涝灾害严重,造成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价格涨幅较大。7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了22.3%,50个城市每公斤大白菜平均售价从6月下旬的2.24元涨到7月下旬的2.84元。
猪肉价格上涨明显。50个城市每公斤猪肉后臀尖平均售价从6月下旬的18.14元涨到7月下旬的20.84元。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冬至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生猪生产全面亏损。今年6月份以来,启动中央储备冻肉收储,猪肉价格7月21日重新回到盈亏平衡点。
此外,7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了11.8%,涨幅也较突出。
目前,食品类价格占CPI的权重在三分之一左右,食品价格对CPI举足轻重。7月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仅1.6%。据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超过75%。
“在翘尾因素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前两月食品价格下来了,CPI涨幅就放缓了,7月份食品价格上去了,CPI涨幅就扩大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当前CPI上涨不是需求拉动型的,也与货币供应无关,而是在供给方面。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受高温、洪水等因素影响,是结构性上涨。
翘尾因素对7月份CPI的走高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7月份CPI同比下降了1.8%,为全年谷底,翘尾因素影响CPI的峰值就出现在今年7月份。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任何新涨价因素,今年7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也会达到2.2%。
目前CPI仍属温和难以大幅上涨
作为衡量通胀的核心指标,7月份CPI创下新高使得各界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再度上升。怎么看待当前的CPI水平?
“虽然CPI涨幅有所扩大,但仍在市场预期内,总体仍属温和上涨,价格运行基本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应当看到,CPI虽然创下21个月来的新高,但这21个月大部分处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恢复性反弹的时期,CPI整体偏低甚至连续9个月为负值。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百分之三点几的CPI涨幅并不少见。
根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的研究,从历史规律看,CPI的过高上涨主要与经济增长率过快密切相关。当前经济增速适度回落,对CPI调控是非常有利的。
盛来运指出,经济增速的适当回调,意味着总需求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减缓。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比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分别比上月回落了0.9和0.4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量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也在继续减缓。央行最新统计显示,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幅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低0.9和10.8个百分点。货币政策继续回归常态。
CPI的上游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出现了回落,这减少了价格传导压力。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PPI虽同比上涨4.8%,但涨幅比上月回落了1.6个百分点,特别是环比下降了0.4%。
在粮食价格方面,张立群指出,粮价虽有所上涨,但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六年丰收,今年夏粮获得新中国历史第三好收成。粮食库存充裕,从供给上看并不支持粮价大幅上涨。
可见,7月份CPI虽创下新高,但仍属于温和水平。特别是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CPI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下半年CPI涨幅可能稳中略落但不可掉以轻心
未来CPI的走向是人们更为关心的。一方面,CPI中翘尾因素正在减弱,另一方面,食品价格再度出现了上涨。在这一负一正两种力量的交织中,下半年CPI何去何从?
盛来运坦承,CPI后期走势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价格上行因素,也有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总的来看,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可能要大于价格上行因素,全年物价基本稳定,实现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是有基础的。
在抑制价格上行的因素中,除了此前已经提及的经济增速适度回调、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上游价格涨幅放缓和粮食库存充裕之外,翘尾因素在下半年的减弱是非常有利的。
国家统计局测算显示,去年物价前低后高造成的翘尾因素,在今年六、七两个月达到峰值,均为2.2个百分点。8月份的翘尾因素将下降到1.7个百分点,9月份将下降到1.3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日前对价格形势分析认为,下半年有利于物价稳定的因素较多,实现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下半年CPI会维持在3%或略低一些,年底翘尾因素消失会再低一些。”祝宝良预测。他认为,有些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价格上涨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受洪灾影响的蔬菜价格上涨不会持续很长,下半年CPI会稳中走低。”张立群认为。根据商务部监测,蔬菜价格已经止涨回落,7月26日至8月1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1%。
专家们认为,虽然物价调控存在种种有利条件,但必须看到当前价格走势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仍不能掉以轻心。
粮价是百价之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高度关注当前洪涝灾害和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特别是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历史经验表明,粮价一旦出现持续大幅上涨,CPI就会大幅上升,影响经济平稳运行。此外,工资水平的上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传导到CPI。
正如日前召开的全国价格综合工作会议所强调的那样,要高度重视在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部分地区、个别产品、敏感时段的价格异常波动;高度重视近期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对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的影响,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的价格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