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继铭:行政措施不应成宏调主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2日 09:36  《财经网》

  行政措施不应成宏观调控的主调,更重要的是依赖价格手段

  中国当局对CPI呵护备至,发改委曾一周内四次批驳媒体报道食品价格波动,是否是对加息犹豫的表现?包括货币委员会专家在与《财经》记者交流时都表示,使用行政性的手段能控制住信贷,加息就不那么重要了。如何看待行政性手段调控的利弊以及加息等价格型工具的缺失?汇率调整后,国内通胀压力有所减缓,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代替利率?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对此问题表示,行政措施不应当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调,更重要的是依赖价格手段。在4月中旬针对房地产的强烈行政措施尚未出台之前,实际上有条件优先使用包括利率、汇率在内的价格型手段。不过,哈继铭认为,当前行政性手段业已出台,并对房地产市场已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交易量明显萎缩,价格涨幅明显下降,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价格绝对水平的下降,在这个基础上,是不是有必要进一步加码,强烈地运用价格型手段,这值得商榷。

  行政性措施或到房价下跌为止

  哈继铭指出,任何最优的政策都要考虑所处的现有条件。倘若针对房产的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没有推出,调整利率非常有必要,也是最优的政策;现在,行政性措施已经推出,再去加利率政策,两者都使用,也许就不是最优政策选择。

  对于房产行业来说,利率政策比行政调控要优越,原因在于,政策的使用应该创造良好的、利于房地产发展的宏观环境,这种环境应该让价格变量合理化,在这个基础上,老百姓可以自己决定买多大、买多少套房子。强硬的规定每个家庭只能买什么样的房子、买多少套房子,不如价格型手段更合理。

  4月中旬,利率未能推出,很大原因是由于担心汇率未动,先动利率会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哈继铭不认同这种担忧。他认为,热钱流入中国,一般在股市、楼市上淘金,如果利率水平提高,本身对于防止楼市股市泡沫有一定抑制作用,加息会抑制热钱流入。日本当时犯的错误是,升值时减息,将楼价、股价推上去,才吸引了热钱。而不一定是升值吸引热钱。

  为了防止日本这样的政策搭配错误,今年3月,哈继铭曾攒文提出,中国应当升值加息配合使用。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后来的行政调控是否挤压了利率调整的空间?行政调控总有退出的一天,如果调控退出,会有价格调控的空间吗?

  哈继铭分析认为,行政措施刚刚颁布实施,马上退出不太现实。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行政措施会依然贯彻执行下去,直到房价有所下跌,如果这种结果出现,有些过分严厉、不太科学的行政措施可能取消。到那时,如果房价又涨了,就是推出价格型手段更好的时机。

  行政性调控起到让房价下跌的效果需要多长时间?哈继铭认为,效果已经开始显现,5月环比房价涨0.2%,折年率为上涨2.4%,4月环比涨1.4%,折年率是涨17%;不过,同比数据看,上涨幅度还是比较高,5月涨12.4%,略低于4月12.8%;未来,当房价同比增速明显低于老百姓收入的增长,调控政策就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哈继铭相信下半年能看到,房价同比增长速度会达到明显低于老百姓收入增长8%-9%的水平。

  在房价涨速控制后,针对大家担心经济硬着陆或软着陆的担忧,哈继铭表示,行政措施调控的弱点决定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作为市场人士,哈继铭内心希望这一轮行政措施从4万亿刺激政策开始,到房价下跌结束。但是,如果全球经济不尽人意,出现明显下滑、西方国家二次探底,我们政府又着急后,不排除又采取新一轮行政措施的可能性。哈继铭并不赞成政府这么做。

  汇改再继续由市场力量决定

  在汇率政策上,哈继铭指出,汇率政策是处理中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变量的工具。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要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状况的相对优劣。决定汇率最重要的是三个变量:一国经济增长率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对比;一国财政状况与国际水平对比;一国外贸状况与国际水平对比。目前,中国在这三个方面都很强——经济增速接近10%,无论与欧洲、美国还是新兴市场相比,中国都要快很多;财政状况也明显优于其他很多国家;外贸顺差占GDP比例也高于很多国家;所以,此时推进汇率继续改革的时机非常成熟。

  同时,哈继铭指出,人民币汇率参考一揽子货币,并没有具体公布各国货币的具体权重,透明度不高,可能现在公布权重时机未到。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或有序升值对中国有好处,但是,国内有老百姓不理解,他们看到短期弊端比较多,比如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或者认为在G20会议召开的时点上升值是屈服于外界压力。这种对政策的误解、不理解也妨碍了政策的透明。所以,政府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希望更加艺术地应对国际汇率和贸易上的争端,保护中国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又面对着一些人对政策的不理解或者误解。

  “人民币汇改之后,我被外界问到的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是现在,他们总希望我说,中国是屈服于压力。”哈继铭指出,其实,这种渲染没有意义,只不过G20会议正好与中国公布的一些出口增速较快的数据在时点上相吻合。汇率改革的继续,基本上是从中国自身情况来考虑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前一阵也说过,汇率改革最终要看国内的情况,出口和GDP增长情况良好,财政状况也比欧洲、美国好很多,这些市场力量决定了汇率需要改革。

  (哈继铭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本文由《财经》记者 陈君 采访整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本文为《财经网》授权新浪财经中心(财经、科技频道)转载,并未授权新浪网合作伙伴转载,如新浪网合作伙伴擅自转载构成侵权,责任自负。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