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交行:出口增长超预期 进口增速渐回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0日 15:59  新浪财经

  ——2010年5月份外贸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2010年5月,出口1317.6亿美元,单月出口规模创下这次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同比增长48.5%,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32%;进口1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3%,比上月放缓1.4个百分点,与我们预测的44%接近。出口增速加快、进口增速放缓,贸易收支从4月份顺差16.8亿美元急剧增加到这个月的195.33亿美元。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5月份相比,出口增加9.2%,进口增加11.4%,月度贸易顺差也恢复到危机前2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出口加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欧美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复苏。欧盟、美国分别占到我国出口市场份额的20%、18%,欧美都是高消费国家,经济复苏带来的拉动效应比较明显。2010年5月份公布的OECD综合领先指数由上月的103.3增至103.9,已经连续14个月上升。5月份,中国对欧盟、美国的出口分别为258.61亿美元、241.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9.70%、44.30%,增速比上个月分别加快了21.21个百分点、25.15个百分点。此外,5月份我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也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当月我国对东盟、韩国、台湾省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48%、52%、78%,尤其是对俄罗斯的出口同比增长了91.61%,接近翻番。

  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导致进口增速适度回落。中国一季度GDP增长11.9%,CPI、PPI持续走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防止经济过热的措施,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对国内高速增长的投资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应的进口需求也受到影响。5月份原油、铁矿石、钢材、初级塑料进口数量分别为1784万吨、5190万吨、136万吨和191万吨,延续了4月份绝对量下滑的态势。此外,5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冲高回落,CRB指数从4月底的481降到5月底的45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的进口总额。

  贸易收支差额的地区分布反映了我国外贸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征。从贸易差额来看,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香港、欧盟,分别为167亿美元、165亿美元和120亿美元,共计452亿美元;逆差主要来自台湾省、韩国、日本,分别为76亿美元、54亿美元和39亿美元,共计169亿美元。与东盟的逆差从上个月的14亿美元缩小到5月份的4.9亿美元。贸易收支差额的地区分布,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占比较高的特征,即我国大量地从邻近亚洲国家进口原料、半成品,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加工、组装,再出口到欧美市场。这一特征决定我国未来贸易顺差仍将延续。

  我们维持“出口趋势总体向好,出口增速将逐步回落”的判断。未来我国出口情况取决于几方面因素的较量。正面因素主要是OECD综合指数、PMI等现行指标显示,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复苏态势较好,世界银行日前发布《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将在2010年增长2.7%,2011年增长3.2%,这对这中国出口有拉动效应。中国出口趋势总体向好的趋势不变。不利因素一是欧盟经济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欧盟市场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20%,5月份的出口大部分还是一季度的订单,当时欧债危机尚未完全显现。未来如果欧债危机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对我国出口影响不大。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是美元指数持续升值,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将呈现升值的态势,现在市场上1年期的人民币NDF已经开始升值的预期。在外贸微利时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累积效应将更加明显。三是国内价格上涨推动劳动者工资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增加了中国加工贸易的成本,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加上2009年低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未来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

  未来进口增速料将冲高回落。近期,政府房地产等宏观调控措施打压了相关产业的新增投资,但中期看来,已经开工的大中型项目仍将延续,新疆大规模投资计划也有助于缓解部分投资下降,进口有望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不过,随着2009年低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中期回调,进口增速将呈逐步回落的走势。

  执笔:刘能华,经济学博士,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