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十而立:香港的美丽转身 从桥梁到深港一体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19:44  中国经济

  内外环境的变化使香港的内在相对劣势日益彰显,给香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困难和瓶颈,香港需要依靠与内地经济融合来获得新的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

  文·刘遵义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成功实现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奠定重要基础,而且为香港的稳定繁荣及其与内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然而,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给香港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打击。幸而香港得到中央的全力支持,克服了国际投机资金的挑战,度过了难关。但香港本土经济两大支柱——股市和楼市在亚洲金融危机打击下严重缩水,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低迷的阴影;另一方面香港制造业撤离后造成一定的产业“空洞化”,使普通劳动力就业难成为困扰香港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外,香港高地价、高工资、高成本造成了香港经济运行的成本高企,而且既得利益刚性化,也成为香港面临的严峻挑战。

  香港经济发展深层次的问题是产业转型升级没有完成。已经北移到珠三角地区的香港制造业主体,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其主要模式仍然是靠劳动力低成本形成比较优势。与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相比,香港没有形成自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产生国际知名的重要企业和国际知名的品牌产品。随着内地的全面开放,香港开始丧失多年来作为唯一中介的地位,随着两岸政治、经济出现新的形势,香港的中介地位将进一步受影响,这也对香港的地位和作用带来新的挑战。

  由于内地经济的高速增长,香港与内地原有巨大的经济落差已经大大缩小,尤其是与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主要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等相比,已经形成各具优势的局面。香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中介作用已经逐渐萎缩,内地在引进外资和转口贸易方面都已经不再主要依赖香港,而是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和全方位的新格局。由于广州和深圳近年来在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尤其是在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飞速发展,使得香港在珠三角地区原有的辐射带动的“龙头”地位和作用,也大为减弱。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香港所具有的地域狭小、资源短缺、人力资源缺乏和产业“空洞化”的内在相对劣势日益彰显,给香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瓶颈。

  上述原因使得香港必须从8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期所具有的带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角色,转变成为今天这种越来越需要依靠与内地合作,越来越需要与内地经济融合来获得自己新的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的局面。

  八九十年代:不可替代的改革开放功臣

  港资是外资进入内地的第一波和“成功示范”

  1978年12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大幕,第一波境外投资浪潮就是来自香港的华商企业。这一方面是因为香港与广东有特殊的地缘、人文、方言和血缘的历史传统和亲情关系;另一方面则更主要是内地给港商提供了及时的比较优势。当时的香港,正逢土地和人工价格猛涨,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些新进入世界市场前列的东南亚几只小虎相比,香港老的传统工业,特别是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失去国际竞争力。

  内地改革开放赐给香港中小企业一个发展良机。廉价、优质的劳动力以及十分廉价的土地资源,使这些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从而在内地改革开放中获得巨大生存发展空间。由于新中国建立后头30年几乎与世隔绝,当中国提出改革开放、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政策之际,绝大多数境外投资者,包括美国、西欧、台湾和东南亚的企业,既不了解中国,也不敢到内地来投资,只有香港中小企业对内地直接投资有兴趣。

  截至2008年4月,中国累计引进外资总量已达8,000亿美元。80年代,中国四分之三的境外直接投资,都来自香港,当时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90年代后,尽管各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中国,但是在投资数目和利用外资总额上,香港仍然遥遥领先。截至2007年底,内地累计批准香港企业直接投资项目28.58万个、实际利用港资3,085.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累计批准外资项目数的45.2%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0.4%。这3,085.3亿投资并不全是香港资本,相当一部分出自外国企业的香港分公司,它们经由香港这个“桥梁”向内地投资。亦有一部分港资其实是回流的中资,也就是假外资。

  香港企业把劳动密集型生产线迁往内地人力和土地比较便宜的地区,先在珠三角,随后扩展到整个内地。今天,几乎整个香港制造业都迁到内地,仅有小部分迁往东南亚。截至2008年初,港资在广东省累计投资总额约为1,670亿美元,占全国港资投资总额的54.13%。珠三角的村、镇大都成了香港生产厂家的集中地。留在香港的,主要是研究开发、设计、包装、融资、物流以及推向世界的销售部。

  由于香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内地直接投资大获成功,它们成为外资在中国的成功样板和范例。后来很多其它国家地区的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往往会有港商作为伙伴。同时,由于在内地投资有港商的协助,中国监管外资的法规,逐渐显性化、平常化、一般化,趋向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一切都对于吸引外资来中国发挥很大作用。可以说,没有香港,中国吸引外资不会这样顺利和迅速成功。

  中国全方位开放的“中介”与“桥梁”

  改革开放30年来,香港一直是内地全方位开放最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境外,尤其是台湾,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最主要门户和桥梁;第二,它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最重要中转口岸;第三,它是内地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和“窗口”,是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重要平台。尽管目前香港的“中介”地位与80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其“桥梁”和“窗口”作用暂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包括上海)能够替代,香港今天还有港币可自由兑换而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优势。

  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最重要的中转口岸:80年代,内地通过香港转口的货物占整个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七八成以上。今天,虽然内地通过香港转口的货物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但香港仍然是内地最大的转口贸易平台。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2007年内地通过香港转口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000亿美元,仍占中国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的14.03%。作为内地企业与国际接轨的“窗口”和“桥梁”:八九十年代,内地绝大多数省市地区都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或“窗口”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来实现引进外资和开展对外贸易。

  今天,这种情况虽然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香港又在另外一个方面,即内地企业进行海外融资方面,成为重要的“窗口”、“桥梁”和“平台”。据香港交易所统计,2007年底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内地企业已达439家,比1997年底增长338家;当年集资总额3,621亿港元、成交总额115,494亿港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2.17倍和7.59倍;年底市价总值120,490亿港元,比1997年底增长21.06倍。1997年至2007年的11年间,内地企业在香港股市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上市公司数量由15%上升至35%,年集资额由46%上升至65%,市价总值由16%上升至58%,年成交金额由38%上升至69%。内地企业相继来港上市,不仅筹集了宝贵的发展资金、同时也提升了企业治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促进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建立

  80年代初,对于中国这个与世界隔绝封闭并且实行了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说,无论是政府体制、法律环境、投资软硬环境、劳动力素质、企业管理知识和水平,甚至整个社会观念和社会管理,都根本无法适应引进外资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相继批准成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客观地说,真正成功的只有深圳经济特区。深圳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上都成为内地的典范,成为“中国奇迹”的样板和示范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就是把深圳的经验推广到整个中国,推动了中国的全面开放和改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