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垄断福利的固化和社会福利的萎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14:57  燕赵都市报

  本应由全社会合理分摊的改革成本,过多由弱势群体承担;本应由全社会合理分享的经济成果,过多被垄断集团、既得利益集团瓜分。因此,在垄断福利固化和社会福利萎缩的尴尬对比中,理应正视社会福利被盘剥下的“垄断福利”。

  据2008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映,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其中最高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4.46万元,占工资总额26%。(《中国新闻网》12月3日)

  面对2008年央企人均福利支出3387元,最高4.46万的信息,相信很多人是五味杂陈,因为这是社会福利被盘剥的象征。而最低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149元,仅占工资总额0.6%和“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的畸形对比,更让公众感到了垄断福利正在被固化的征兆和可能。

  以电、气、煤、石油等垄断行业为代表的央企职工“垄断福利”,一直被社会各界所诟病。可以说,这种垄断行业内部的“免费午餐”是个怪胎,其成本却是由普通消费者共同承担。并且,这种“免费待遇”的产生不是劳动能力和技术差异所形成的,而是由垄断造成的。也就是说,行业畸形待遇的产生,不仅无助于促进社会总体福利的增加,反而形成了对社会福利的盘剥。据学者胡鞍钢估算,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有垄断行业租金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1300—2020亿元,占GDP的1.7—2.7%。

  事实上,从“最低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仅占工资总额0.6%和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占工资总额的7%”可以看出,社会公众和弱势群体正在向垄断部门输送“利益”,不但社会公众成为被盘剥者,而且社会净福利的损失也是严重的。“垄断福利”说到底,是少数既得利益者占有的“福利”,这种垄断企业的高福利,实质是把较高的生产成本转嫁给社会,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共福利。“垄断福利”无偿使用公共资源,不可能为公众提供更合理、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必然严重影响垄断行业的企业形象和服务质量。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7.1%的人认为垄断企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是对社会其他人群福利的掠夺,最终都会变成服务成本,由政府和公众“埋单”。

  那么,在如此态势下,央企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意味着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是“分利联盟”形成的写照。垄断行业占有了全民资源,却只向国家交纳所得税,剩下的利润全都留给企业,高工资高福利成为这类企业的典型特征,进而导致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而其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在自利动机下,垄断部门寻求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全社会财富或人民福利最大化,他们借助政治资源并以国家的名义来进行经济资源的瓜分和占有,从而成为分利集团。由此导致“分利联盟”不是致力于把蛋糕做大,而是设法在一块既定大小的蛋糕中如何多给自己分一些,其本质是非生产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分利联盟”的破坏性后果就如“抢瓷器”一样:一部分人虽然多拿了一些,但同时还会打破更多本来大家可以分到手的瓷器。不幸的是,我国垄断行业侵蚀公众福利的事实恰似“抢瓷器”一样。本则新闻中的数据证实了这点。

  在这种刺眼的对比中,我们还发现,本应由全社会合理分摊的改革成本,过多由弱势群体承担;本应由全社会合理分享的经济成果,过多被垄断集团、既得利益集团瓜分。因此,在垄断福利固化和社会福利萎缩的尴尬对比中,理应正视社会福利被盘剥下的“垄断福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