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评论 >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 > 正文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COP15)。从1995年第一次会议在柏林召开到现在,大会年年开,却没有任何一次会议的人气能同今年相比。目前已有110个国家的领导人确认出席大会。从世界各地涌向哥本哈根的记者、非政府组织成员、国际观察员、研究机构人员,更是让这个市区人口仅50万的北欧城市热闹空前。
为什么一个开了15年的大会在今年突然变得如此之火?丹麦人的奔走努力功不可没,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人们害怕了——远到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亡国”之忧,近到全球天气近年频繁“走极端”——越来越多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残酷事实,让人们真的害怕了。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至6.4℃之间。而人类的底线是要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甚至更低,一旦超过,全球变暖就会无法控制,那时候即使人类想采取补救措施也没有机会了。于是,哥本哈根大会成了“拯救地球和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
2006年底出版的《斯特恩报告》第一次将气候变化与GDP挂上了钩: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将每年“吃掉”全球GDP的5%;如果考虑到更为广泛的风险和影响,预计损失将达GDP的20%甚至更多。相比之下,是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可被控制在全球GDP的1%。
显然,积极减排比放任不理来得划算得多。问题在于,该由谁来为这1%的成本埋单?这是一个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
参加大会的每个缔约国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一场激战不可避免。许多人悲观地认为,要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2个缔约国在大会中形成统一的意见几乎没有可能,被称为气候教父的科学家詹姆斯·汉森更是直言“哥本哈根大会注定要失败”。
哥本哈根大会真的会失败吗?人类真的会失去拯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吗?未必。就在会议开幕前,中美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印度也在最后时刻宣布减排承诺,搭上了“通往哥本哈根”的末班车。这本身就是一个飞跃。且不论各国的减排目标是否足够,至少他们已开始严肃地对待气候变化,并且拿出了谈判的诚意。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的研究也已证明,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是“有可能将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续的共同收益。”
哥本哈根没有失败,也不会失败。想要通过这一次会议就完成拯救地球的重任,似乎要求过高。当所有人带着诚意在谈判桌前坐下,这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在哥本哈根,选择信任,选择行动,选择希望。
本报记者 董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