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为何较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2日 19:32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周英峰、刘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却逐年下降,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居民消费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与其他一些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2日进行了解读。

  “消费指为直接满足居民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常住居民和政府部门用于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彭志龙解释说,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用于生活消费的所有货物和服务支出。

  在我国,居民消费按用途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包括自有住房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实物消费、银行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其他等11类。

  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平均增长8.8%。尽管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较快,但相对同期GDP9.8%的速度,仍相对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彭志龙介绍说,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相当于美国居民消费的8.8%,2008年提高到15.4%。尽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消费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首先,食品仍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2008年,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33.1%,美国这一比重只有6%。其次,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偏低。2008年我国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40.1%,美国为66.4%。另外,我国家用汽车等舒适性消费较少。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美国每百人汽车拥有量为78.8辆,固定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为134.6部,我国分别只有2.4辆和62.6部。

  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投资和出口增长快,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彭志龙分析指出,与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从而居民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低。

  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至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个和24个百分点。

  彭志龙介绍说,受基础资料的局限,我国居民消费计算方法也有一些缺陷,致使某些方面居民消费真实水平反映得不太够:一是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分割,样本数量偏小,代表性不够强;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消费信用资料较少,难免出现遗漏;三是居民消费中灰色支出的数据难以搜集,造成消费统计有所缺失;四是按成本法计算的自有住房消费有一定低估。这些方面,需要努力尽快完善。

  “我国居民消费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主要方面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实际情况。”彭志龙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