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贷热钱兵分六路炒股炒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 13:21  汉网-武汉晚报

  据北京商报昨日消息 7.4万亿元新增信贷规模已经成为银行业“甜蜜的负担”:从这个数字被统计出来的那一刻开始,银监会便在10天之内连发多份通知文件,确保信贷资金的使用安全。但这些似乎没挡住信贷资金入市炒股炒楼。

  6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今年一季度以来信贷快速增长,其中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这是造成目前股市和楼市暂时回暖的原因之一。

  “贷款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是诸多中小企业仍然‘嗷嗷待哺’,约有50%的资金流向了股市、房地产和票据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这样表示。

  那么,信贷资金是通过什么路径成功进入股市的呢?

  一笔贷款倒三手

  借第三方账户入市

  “没有一笔信贷资金是从银行直接进入股市的。”对于信贷资金流向股市的话题,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这样表态。“贷款的各个环节都能掺水。”

  据其介绍,一些企业其实根本不缺少流动资金,但是因为很多资金先期已经进入股市和楼市了,因此资金出现一时周转不开的情况,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比如有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银行会派出担保公司和财务公司去审核企业账目,而企业的财务人员会在银行来人之前把账目做清,把投资于股市的资金计在应收账款下面。”该人士表示。

  “如果这样的企业贷到款,你很难分清楚这些钱是用在企业经营了,还是用在股市楼市里了。”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这还算是好的。多数信贷员在给企业贷款之后都有跟踪贷款去向的好习惯。“但跟着跟着,有的贷款就消失了。”另一位信贷员表示。据其介绍,作为贷款人的开户行,只要这笔资金没有离开贷款账户,它的每一笔使用情况都是有据可查的。但很多贷款都会很快从开户行转到第二家银行,这样开户行就不充分了解贷款之后的用途了。“不过现在的企业非常‘聪明’,他们第一次把钱转走后,还不会马上进股市,要再倒一道手,从第三家银行的账户进入股市,而这些对于贷款行来说已经鞭长莫及了。”该人士表示。

  一项资产抵押N次

  借助循环贷款入市

  对于银行来说,向一家合乎贷款条件的企业进行循环授信是很寻常的事情。但在一些时候,企业用一项资产作为抵押,能够从银行多次贷到资金,总授信额度甚至能够超过抵押资产的价值。

  “担保公司在这里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谈到这些,某业内人士这样表示。在他看来,企业与担保公司联手作假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没有漏洞,银监会就没必要特别对循环贷款进行规范。”

  就在上周,银监会出台《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特别提到,贷款人发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应当根据借款人的业务规模、生产周期审慎确定循环贷款的额度,避免超额放贷。

  另外,对流动资金循环贷款,银监会表示贷款人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支付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贷款支付方式。贷款人在贷款发放和支付阶段如发现借款人信用下降或贷款资金使用出现异常等风险因素,可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发放。

  “实际的情况是,很多循环贷款的授信额度都已超过抵押物的价值,如果银行不及时追加抵押物,将面临很大风险。”该人士同时认为,循环贷款最具风险的地方就在于企业可以伪造经营情况,将贷款挪向股市,用在股市赚到的钱做假账,使账目变成营业收入持续增长、需要不断补充资金的格局。

  一旦炒股亏损,企业将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

  企业本来不差钱

  借资金拆借放“高利贷”

  记者从一些证券公司和中小私募获悉,今年上半年,随着信贷资金的充裕、股指的不断上扬,资金拆借业务十分红火,很多资金拆借方都是大型企业。某券商的一位客户经理张先生今年就帮客户做了好几笔拆借,金额将近3000万元。他较为肯定地告诉记者,从拆借方提供资金的来源和要求看,它们大多都来自于银行信贷。

  因为贷款毕竟是要还的,所以,大多数贷款企业还是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许多企业都只做拆借,而不直接投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远高出存贷款利息的融资利息,就成为无风险套利的完美工具,最吸引人,”张先生介绍说,“出资方与融资方对资金安全都有严格的协议、合同进行规定,只要不出现极端行情,比如连续跌停、无法砍仓的情况,资金安全一般都有保证。”此外,别以为拆借的利润低,拆借方赚取的利息一般都有10%-20%。而从银行贷款利息尚不到8%,去掉成本,利润最多可到12%,不少公司的实体经营利润率还不到10%,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还没散去的形势之下。

  与基层银行人员串通

  借承兑汇票曲线入市

  还有一种信贷资金入市的方式具有专业色彩。企业集团可以在内部使用承兑汇票套取银行资金。企业与大股东和子公司等“关联企业”约定,开具无实物交易的承兑汇票,然后到商业银行贴现取得银行资金。取得资金中的一部分留做下一次操作的保证金,而每次贴现后又派生资金,轮回地创造虚假票据贷款,这部分贷款就可光明正大地进入证券市场。

  利用承兑汇票套取贷款一直是金融行业较为公开的秘密,这条路径需要与基层的银行人员狼狈为奸。银行人员出于揽储需要,为企业办理承兑汇票开各种“绿灯”,甚至索性虚开汇票,这种热心帮助无疑也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在贴现方面,很多银行为了“搜集”存款也很宽松,甚至光票(即没有购销合同等手续)就可贴现,“见票打款”、“一分钟交易”是不少专门从事票据贴现中介的“主打牌”,他们中甚至有专门伪造合同等手续的专业人士。整个贴现链条应该说都是获利方,但这也势必造成了部分贷款难以收回的局面。

  例如在2006年10月26日,上市公司云南铜业定向增发。富邦资产管理公司因当时资金周转困难无法认购。于是,富邦系重要成员郑汝昌便出面和云铜签订了委托其购买铜精矿的贸易合同,云铜为郑开具了10亿元的商业和银行承兑汇票。

  郑拿着这些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获得的现钱分别转给富邦公司董事长郑海若和自己炒股,还留一部分给富邦公司用于经营活动,共用去7.6亿元,剩下的资金归还给了云铜。

  银行人员为任务

  乱发贷款资金空转

  还有一种情况,并非企业去骗取银行贷款,反而是在不需要的情况下,顾全与银行关系被迫贷款。为了不让这笔资金闲置,只有投入到资本市场。

  上海一家化工企业老板陈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按他的说法,今年银行贷款任务重,授信的企业就要“帮着银行消化”。原本他已准备放弃银行授信贷款,但因为支行行长 “请求”,又为了顾全银企关系,所以最后他还是申请了。

  信贷资金审批到账后,陈先生便转到另一家银行的企业账户上。之后,几经周折,又转入到了以他儿子名义开户的股票账户上,交由私募操作。

  “贷款空转对企业来说也不是好事。”对此,另一位企业主这样表示。在他看来,企业可以替银行消化贷款,但不能为了帮银行的忙给自己制造贷款成本。而用这些钱炒股、炒房还能赚些“零用钱”。

  企业获信贷支持

  以高管名义入市

  这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信贷资金入市途径。企业先以企业高管人员名义注册若干个关联公司,一般多是选择在异地注册。然后,在关联公司名下,以自然人名义在多家大城市开立资金账户及股票账户。通过资金在多家子公司之间汇进、汇出的串账方式,将信贷资金间接转至关联公司及自然人名下账户,再转入证券公司。

  这种骗取银行贷款的方式在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多是因此而起。例如2000年底到2001年初,上市公司西北化工原董事长杨德茂、总经理李小文及高管何俊辉在任职期间,为了完成西北化工年度盈利指标,达到增资扩股的目的,决定铤而走险,选择到证券市场博弈套利。为了规避监管,他们商议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于是,一家以股东名义注册的甘肃德昌投资公司成立,何俊辉出任董事长,独立董事吴昌侠充当了资金操盘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