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金融机构必须自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5日 17:07  《首席财务官》

  文/王海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萎缩2.8%,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开始复苏。今年4月29日,美国第一季度按年率化的GDP降幅高达6.1%,面对嗷嗷待哺的实体经济,美国政府当务之急是极力推动金融机构及时开闸放水,以挽救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经济局面。

  但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机构(FDIC)却在5月1日宣布再接管三家银行,截至目前美国已经关闭银行32家,消耗存款保险基金已逾14亿美元。美国政府面临高赤字的处境,仍然对金融机构不离不弃。

  美国政府出手救助大型金融机构的逻辑前提就是“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实际上,这一逻辑前提隐含的一个事实命题就是,大型金融机构已经绑架了美国的经济,破坏了互相制衡的经济平衡生态。

  准则放松,与虎谋皮

  4月上旬,美国三家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预告一季度盈利预期,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预期,大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4月17日华尔街日报披露了J.P. Morgan Chase&Co。的一季度盈利尽管同比降低10%,但是也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预期,高达21亿美元;收入同比暴增48%,达到了250.3亿美元。其中,主要来自于投资银行部门的收入达到了36亿美元。但是,信用卡业务出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损失,并且仍旧有可能继续亏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imon仍然善意地警告投资者,不要指望着公司能够一直维持这样的出人意料的业绩。言下之意,未来的前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之前,高盛(Gold man Sachs Group Inc。)在4月10日也披露了一季度有18.1亿美元的利润,从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23亿美元。高盛的业绩主要来自于固定收益部,以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部,后者产生了大约65.6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34%,这些交易主要与利率变动交易有关。令人欣慰的是,相较2007年第三季度520亿美元的可疑资产,目前高盛仅仅留有屈指可数的23亿美元。但是,高盛由于变成控股银行之后,2008年12月份78亿元美元的亏损成了孤儿,既没有包含在去年,也没有在今年的一季度反应出俩。而在之前,即是月初,富国(Wells Fargo&Co。)则披露了一季度有可能有30亿美元的赢利。其业绩主要来自于并购Warchovia Corp.。

  市场连续爆出金融机构的超预期业绩颇耐人寻味。甚至“银行业甚至美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可能触底反弹”的论调也甚嚣尘上。但是,当前的业绩背景下,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在富国银行发布业绩的前一周,即2009年4月2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投票表决,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放宽(relax)公允价值使用这一早已是即成事实(Fait Accompli)的议案。这一放松会计标准的方案实际上就是给予金融机构较大的资产盈余管理空间。根据证券分析师据此变化的分析和预测,这一调整能够增加账面利润(Paper Profit)净利润20%以上,这一消息也直接推动了美国银行业指数当天涨幅一度高达6.1%。

  客观而言,通过放松会计规则的疗伤手法拯救金融业的业绩,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凸显了在萧条阴霾下人类的束手无策。但是,试图用调整准则的标准来增加资产的价值,只能算作一种聊胜于无的画饼充饥招数。

  4月下旬,美财政部和美联储公布了对第一批19家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Stress test)的具体流程,这主要因应美国政府2009年2月资本援助法案(CAP)中的要求,也就是风险加权资产在1000亿美元之上的19家银行均接受了压力测试,美国政府根据测试的结果决定援助的结果。

  该方案设计了两套假设的情景:一是按照对经济中性(Baseline)预期假设进行测试,也就算是今年衰退2%,失业率8.4%,CA住房价格指数下跌14%,2010年经济增长2.1%,失业率为8.8%;二是按照悲观(More Adverse)预期的假设进行测试,也就是今年衰退3.3%,失业率为8.9%,CA住房价格指数下跌22%,2010年增长0.5%,失业率为10.3%进行测试。

  关于这一宏观假设中的悲观情况是否合理,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测试的结果中会计准则的放松应该是功不可没。换句话说,之所以会有更多银行达标,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会计准则的放宽。表1为初步的压力测试结果,尽管在相对乐观的悲观预期下以及放松准则的双重提携下,金融巨头花旗和美银仍然被告知压力测试结果无法及格,并需要进一步增加资本。花旗和美银可能面临将政府持有的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或者向市场筹集更多资金,或者再向财政部的TARP基金寻求更多注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型金融机构挟天子以令诸侯,美国政府甚至也乐享这种让纳税人身心疲惫的游戏结果。除了加强监管之外,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便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小即是美

  基于这一事实,从逻辑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全球的经济应该尽量避免对大型金融机构的过分依赖,需要寻找多个经济发展的支点。美国最大的10家银行控制了整个银行资产的75%左右;并且这些声名狼藉的金融机构能轻松拿到政府担保2.9%的优惠贷款利率,但是评级为3A的企业却只能以6%的成本融资,而新兴的创造型企业却需要12%的融资成本进行融资。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百多次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中,其中有近2/3的危机都是以政府的救助收场。因此,事关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单纯的市场解决模式(破产为主)似乎已经彻底失灵。尤其与政府的永续担保与买卖自负的市场法则相抵触。那么,因应这一逻辑的解决之道,便是将庞然大物(Big)扼杀在襁褓之中。德意志银行的副董事长凯欧·克哈维萨在今年4月中国举办的发展的高层论坛上也提出了重整金融机构的盈利和商业模式,认为今后的发展允许失败的小型金融机构,否则历史将会重复上演。

  实际上,回到“小即美”模式的目的在于建立起一种清晰的且有利于监管的盈利和商业模式。实际上1933年美国《银行法》的立法理念就是基于“安全”的商业模式,并且这一理念也是美国金融业监管的立法基础。但是,随着共同基金的创立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复杂的衍生金融交易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转变思路,由“安全”转向了“效率”,重在提升金融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将美国的竞争优势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样也就有了1999年出台的《银行业服务现代法案》,自此拉开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交织在一起,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双刃剑的效果也随之而来,一旦出现问题,便是全军覆没,这次的危机正是一个鲜明的写照。

  此外,对混业经营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按照规定是有一道内部的“风险防火墙”,强调将异业风险限制在各自业务领域内,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又要有一道“资讯隔离墙”,要求禁止或限制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传递,借以防止滥用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但是,内部的风险防火墙到底有多大的阻尼系数十分令人质疑。

  为此,对那些能给整个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进行规模限制可能是次优的应对之道,按地域、业务种类和市场份额进行分拆和分散华尔街寡头机构,否则寡头模式一直存在,美国政府就会始终承担最终的担保人和守门人,纳税人也总是承担冤大头的角色。

  总之,再次回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上,那就是“大道至简”。狂沙吹尽始见金,简单而可靠的盈利模式能够给社会带来安全感,对实体经济的血汗钱也是一种无形的承诺和担保。

  安全至上

  从源头来讲,金融行业有必要重回“安全”至上的逻辑起点。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认为,华尔街走到现在无序状态的关键一点是由于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大金融机构未有披露的表外项目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他主张让金融机构重回上世纪60年代的单一经营格局,主要是尽量小的杠杆比例以及没有衍生证券和资产证券化。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重回上世纪60年代的经营模式,可能无法提高货币的扩张乘数,进而导致企业缺少资金;同时,也会影响到美国金融行业的巨大就业吸收能力;另外美国也有可能因此逐渐失去全球风险创新的温室地位。

  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左右,当时的金融从业者的平均报酬并未高于其他行业,而这一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从未停止。对于金融创新,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除了以各种不断改进的新方法制造泡沫,逃避规范,设计庞氏骗局外,我们实在很难想到最近有任何真正有益于社会的重要金融创新。

  除了上述的切分之外,寻找多个支撑点,可能是解决这种系统性风险的另一较好思路。退一步讲,如果市场出现庞然大物的金融机构话,那么就需要接受严格的监管。而接受监管的应有之意就在于内部运营透明化,降低信息的不对称。

  众所周知,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多米诺的骨牌效应,为稳定市场,保尔森炮制出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金融救助方案,借此稳定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恢复到正常利率水平;并且重启金融的中介功能,为经济复苏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但是,由于毒资产定价缺乏实操,美国最终放弃了剥离毒资产的计划,因循英国的模式直接向金融机构注资。但是,注资使得金融机构躲过了倒闭的劫难,但是金融机构如临大敌,坚持“惜贷”的经营法则,被业界戏谑为僵尸银行(Zombie Bank)。此后,在任财政部长盖特纳作出了新的尝试,力图推出公私投资计划(Public 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试图利用市场的机制来清理金融机构的毒资产。但是,这一计划带有明显的风险社会化,收益私有化的不对称情结,因此该计划注定将会胎死腹中。克鲁格曼认为财政部提出的公私合营收购计划目的在于厘清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但是有可能将纳税人的钱扔进了无底洞里。

  纳税人的容忍度总是会有限的。因此,面对有毒资产压得金融机构步履蹒跚,对于已经没有退路的美国政府而言,金融机构国有化将会是最终的撒手锏。但是,这一方案却击中了大型金融机构的七寸。IBM的郭士纳曾经说过:不要骄傲地回首让我们取得过往成功的战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将导致我们未来的没落,这样我们心存恐惧,在榜上多年的盈利情况下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我想这句话,尤其值得金融机构的反思与警醒。为了免遭公有的厄运,大型金融机构的主动改革,想必是一个上策中的上策。

  (作者为清华同方威视技术(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财务部部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