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第一次企业公民总动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 16:36 《商务周刊》杂志

  国务院新闻办5月28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5月28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109人遇难,失踪19851人,364552人受伤。这是一组冰冷的数字,它的背后,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遍尝生活滋味的个人,或为儿女亲友,或为父母夫妻。他们被突降的废墟掩埋,生活为之坍塌,跟随周围环境一同毁灭。灾难面前的人是脆弱的。

  但灾难面前的人也是伟大的。我们同样无法忘记另一组温暖的数字。截至27日24时,抢险救灾人员已总计解救、转移724794人,从废墟中挖掘出6541名生还者。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85722人,已出院55514人。民政部调运救灾帐篷60.19万顶,被子386.61万床。抢修道路29523公里……

  “中国处于痛苦和哀伤之中。”美国《洛杉矶时报》这样描述到,同时也高度评价中国的国家动员能力,“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德国《时代》周刊被整个中国兄弟般友爱的互助潮震撼:志愿者赶赴灾区,企业捐助食品,乞丐倾其所有,“在灾难面前,中国的民族主义闪现出人性和同情的光辉”。

  全世界记住了汶川大地震,记住了死亡的人们,更记住了地震灾难中全国人民携手面对的情景。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像一块人性的试金石,使我们看到了有着数千年人文传统的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灵魂和意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崛起的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生命高于一切

  地震发生后14分钟,第一支军队救援队便启程前往震区。两小时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坐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出发,当晚就在都江堰灾区现场设立国务院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随即召开的抗震救灾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项要求,第一条即为,“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救人。”

  通过电视画面,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坚定的声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救人要不惜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这些话语传递出一个有力的信念:生命是第一位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当人的生命面临威胁和伤害时,任何“代价”、“损失”之类的考量都显得渺小和卑琐。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这不是宣示,而是行动。仅仅一天时间,新华社的消息称: “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已投入兵力47813人。出动军用运输机22架,军用直升机18架,空投物资12.5 吨。”同一时间,民政部调运的中央救灾帐篷亦达5.1万顶。

  5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四川绵阳,在绵阳市南河体育中心看望受灾群众时再次强调:虽然已经过了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但仍然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

  139、148、150、179、196个小时……一个个地震生存的奇迹仍不断出现。截至发稿时间,最新的报告是,5月21日下午,被困在什邡金河一级电站工地达216小时的受伤女工崔昌会成功获救。

  这次后来被定为8.0级地震的破坏程度要大大超出人们可承受的范围,山体滑坡、飞石瓦砾和泥石流,几乎完全破坏了通往灾区的道路,余震不断、暴雨不断,更给救援带来了很多难以预料的危险。即使这样,人们仍注意到这样的事实:一支支解放军队伍、武警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医疗救助队伍,疯了似的冲进汶川、北川、什邡这些饱受摧残的城镇乡村。

  除了以政府力量为主导应对巨灾能力的高速运转,无数志愿者和民间力量投身其中所象征的是,中国整个社会被广泛而深刻的自发动员。对生命尊严的共同珍视转化成前所未有的一致行动。一个简单而明确的事实是:截止27日,民政部报告,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327.22亿元。

  废墟中的希望

  穿着粉红色护士服,13日就赶到北川县城的19岁的王福珍就是一位始终坚持的志愿者。在北川幼儿园废墟上奔跑的她格外引人注目,边哭边跑着找部队,不同救援部队的士兵10个、10个地被她带走,爬过层层废墟,救援寻找废墟下面的500多个孩子。

  她本来是县城外擂鼓镇中心医院的护士,地震时,她大叫不要慌,带领着自己照顾的所有病人沿墙根小心下楼,刚出来一会儿,医院就坍塌了。13日,她作为志愿者来到北川县城。和几个家长一起到幼儿园废墟下找幸存孩子时,听见废墟下传来呼唤,“妈妈,妈妈,你救救我们。”她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姑娘,可孩子们叫她妈妈的声音让她不能忍受。“我要待到最后一刻,孩子们没有一点生还机会的时候再走”。她说。

  不只是王福珍,太多的人挂念震区的生与死、安与危,这是心灵直面心灵、生命直面生命的关切,正如鲁迅所说:“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映秀电厂,一位叫李晓改的山东消防员,因为身材瘦小,多次钻入废墟空隙里救受困者周蓉,帮她除掉卡在身上的钢筋,结果差点在余震中被骤然缩小的空隙卡死。这种责任心让在场的受困者家属都深为动容。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名刚从废墟中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灾难是一个聚光灯,照亮了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唤起了人性中最大的善良——最普遍且最高尚的爱。我们被这次灾难中表现出来对生命的尊重和崇高的人性而感动,心灵震撼。从某种意义上,拯救别人的生命,就是挽救自己的灵魂——它同时体现在施救者和被救者两者之间。

  深埋废墟下80个小时被救出后,17岁的薛枭说:“我要喝可乐,要冰镇的!”被掩埋的80个小时里他玩了几盘手机游戏连连看。怕有人睡着,薛枭和同学们每隔几分钟就互相报一次名字,他们还靠轮流唱歌,来给每位幸存者鼓劲。

  3岁的郎真,被战士救出后躺在担架上,吃力地将右手举过头顶,对四周的战士敬着队礼,迟迟不愿放下。

  格子上衣、大大的眼睛,在7层楼的废墟下面被困60多个小时之后,22岁的乐刘会说:“我很好,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往前挪挪,你们就能看到我,我知道你们会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什邡蓥华镇中学的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出来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

  他们身上体现出生命的坚韧,即便身处大灾大难仍然不可亵渎的尊严,是废墟中真正的希望。脆弱的是肉体,伟大的是心灵。无论是舍身护子的父母,勇救学生的老师,还是冒死前往灾区的志愿者,废寝忘食的军人与医生,忘我奋战在一线的政府官员,自救然后救人的灾民,他们身上闪现的人性光辉,是人们面对自然界的残酷时最大的慰藉。

  为了死者的尊严

  5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组图片,记录下中国抗震救灾战役中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其中一幅图片中,一名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然后用摩托车载着她前往当地的太平间。在大灾后的混乱和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仍然坚持认为妻子不应该被遗弃在那些尖利的碎石中,而努力要给予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这张感动世界的照片的文字说明是:“这是大毁灭后存在的人性的象征”。

  5月14日,张关蓉轻轻擦拭丈夫谭千秋遗体的照片同样让人动容。谭千秋是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在教学楼坍塌的一瞬间,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名学生。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

  灾难中,除非遇到奇迹,寻亲的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场景。只是灾情初期,救人为上,有的地方尚允许家属认领尸体,自行处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暴雨后气温升高,新发掘的尸体因为高度腐烂和防疫考虑,已拒绝家属私自处理。对于那些暂时无人认领的遇难者遗体,出于卫生防疫的考虑,多采取集体掩埋。映秀镇33岁的店员刘素卿说,就算是集体安葬,她也希望她8岁的儿子能被小心翼翼地、有尊严地下葬。

  “死者的归宿关乎生者的安宁。”曾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现《百科知识》杂志副主编张田勘说。如何对待遗体,为死去的人保持一份尊严,这不仅是关系到公共卫生,还关系到社会伦理与情感。

  泛美卫生组织紧急应对及灾难救济项目前负责人克劳德·德古耶特(Claude decille de Goyet)在一篇文章中引用美国“越战”后30年为解决寻找阵亡军人遗体问题所付出的重大代价为例指出,确定死去亲人的身份并通过正常渠道表达悲痛,是帮助幸存者从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精神打击中恢复的关键。而祭奠无处、生死未知,以及由此带来的法律身份的长期难以确定,则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困扰生者,甚至令他们对疾病更加易感。

  张田勘对此次地震中外国救援团表现的对生命的敬畏和救援行动上的人文关怀印象深刻。例如俄罗斯救援队员与幸存者的简洁对话、试探着从拖拉到托着幸存者的背救出,并用手护住幸存者的眼睛,示意记者们不要打灯。17日上午7时,日本救援队在青川县挖出了遇难的宋雪梅母女,女儿仅出生75天,母亲死前将其紧抱在怀里。日本救援队员列队两旁,向这位满身伤痕的母亲默哀致敬。

  “中国对死者和生命的尊重已经在大踏步地前进。”张田勘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紧急从全省7市抽调法医进灾区检验遇难者遗体,同时公安部又从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抽调184名法医和照相技术人员增援。法医等技术人员主要是协助对地震遇难者遗体进行编号、记录、拍照;采集血样,为罹难者生物检材亲缘关系比对、DNA检验和其身份识别提供基础性条件。5月15日,卫生部发布《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从疫情监测、食品卫生、尸体处理、消毒处理等9方面给出详细的指导意见。截至目前,500多名公安法医、DNA专家正奔赴灾区,对“无主尸体”做法医病理检验,提取供辨别身份用的DNA样本,以便日后其亲人回来找寻。

  “当所有的魂灵最终都得到安息,生者也才能最后得到慰藉和安宁。”5月19日,全国哀悼日开始的第一天,国旗缓缓而降,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14时28分,13亿人民在同一时刻为亡者哀悼。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