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托洛茨基:苏联红军的缔造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08:47 经济观察报

  说起苏联红军,人们熟悉的是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这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元帅。再往前,人们可能会想起内战时期的伏龙芝和布琼尼。但是自上世纪20年代末以来,最初是斯大林体制下的苏联,而后就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也很少知道的一个关于这支军队的基本事实:实际上,苏联红军的奠基者和缔造者是国内战争中指挥千军万马的列夫·托洛茨基。

  十月革命的总指挥

  很多人只知道于斯大林时代晚期拍摄、在中国影响也很大的影片《列宁在1918》,片中斯大林在前线“保卫察里津”,他收到托洛茨基的一个“暗害性”命令后批示曰:“我们不理睬它。人民委员斯大林(签名)”。“人民委员”就是当时苏维埃政府(正式名称为“人民委员会”)的内阁部长。那么斯大林是什么部长呢?影片似乎暗示他应当是管军事的部长吧,但实际上你查查资料就知道,斯大林当时是“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而托洛茨基则是苏俄政府的陆海军人民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换言之,即红军的统帅。但这个镜头还是透露了一点信息:托洛茨基当时是可以对斯大林下指令的。

  犹太裔知识分子出身的托洛茨基本是个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职业革命家,并非行伍出身,十月革命前也没有经历过军事生涯。革命前夕他作为彼得格勒苏维埃负责人被推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成为1917年11月7日当晚的起义行动总指挥。因此也是军事意义上的“十月革命”领袖。这可以说是他指挥军事的开始。不过,这场后来被大肆夸张的“暴力革命”当时在首都只是一场数千人卷入、伤亡仅数人、几乎不流血的冲突,算不上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十月革命后,托洛茨基即改任外交人民委员,和德国人谈判和约去了。

  原来,由于沙皇倒台后,从二月到十月俄国政局一直动荡,先后更换了五届临时政府,冬宫之夜的那场“革命”当时引起的震撼也不大,人们多把当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看成“第六届临时政府”。当时俄国人普遍认为,民主共和制下的正式政府应当通过全民普选的议会(立宪会议)产生。布尔什维克夺权的理由之一,就是怪以前的临时政府迟迟不进行立宪会议选举,夺权后他们果然组织了这样的选举。俄国人都以为这才是国家前途所寄,此前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大局未定前的波动,所以不太当回事。俄国因此也相对平静了两个多月。不料,布尔什维克在这场他们自己主持的选举中得票不足四分之一,惨败给了老资格的民粹派革命者、得到农民支持的社会革命党。列宁当即决定取消“民主形式”,于1918年1月5日派兵解散了立宪会议。这一下全俄大惊,各派反对势力蜂起。接着苏俄和德国签订极其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被反对派指为卖国,协约国列强也乘机以支持对德作战的俄国“爱国者”为由进行干预,俄国于是陷入了惨烈的内战状态。

  俄国革命的大流血时期就是从这时、而不是从“冬宫之夜”开始的。

  俄军怎样变成红军

  对于这场大流血,“冬宫之夜”时的布尔什维克并没有思想准备。他们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是以极端的反战宣传来争取人心的。二月革命后,主持临时政府的一些民主党派认为,沙皇倒台后对外战争性质已经从专制者的战争变成了捍卫民主俄国的战争,因而改变反战立场,成为所谓“革命护国主义者”,而布尔什维克作为他们的反对派仍然宣传反战,并以其“立刻就要和平”的宣传来发动当时普遍厌战的士兵。因此布尔什维克虽然在士兵中得到的拥护超过工人,更超过农民,但这些士兵并不是拥护它去打仗、而是拥护它反战的。在十月武装起义的夺权斗争中,布尔什维克依靠的是波罗的海的水兵、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反战士兵是布尔什维克最主要的依靠力量。

  1917年俄国总人口是15360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动员达到极致,在海陆军中服役的人数高达1100万,占全国人口的7.2%。而且部队的政治参与率高,在立宪会议选举中投票的5000多万选民中,参加选举的军人有550万,占投票总人数的11%。有的部队投票率高达80%,北方军是71%,罗马尼亚方面军是80%。1917年年底的立宪会议选举中,布尔什维克虽然在全俄惨败,但所以还能得到24%的选票,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军队这个票仓。当时在北方战线军中赞成布尔什维克的选票达61%,在西方战线是67%,波罗的海舰队57.5%,彼得格勒卫戍部队是79.2%,莫斯科卫戍部队是79.5%。① 布尔什维克党主要代表不想打仗的士兵的利益,“使本国政府战败”,“尽快地签订停战条约”是士兵们最拥护的口号,他们最迫切的实际想法就是赶快缔结和约回家分配土地。正是他们促使局势急剧“左”转。而在这个动员过程中,布尔什维克发动军队革命的主要方式是反对军事纪律、倡导“士兵民主”,在士兵委员会选举中当选的都是号召停战签约复员回家的人。反战的士兵委员会在军中夺权,大批军官被枪杀,没死的也靠边站。军事指挥系统完全瓦解,以至于十月革命后出面向交战国建议停战的苏俄“军方”人物是“共和国军队最高总司令克雷连柯准尉”。②一时在各国传为笑谈。因此布尔什维克虽然在士兵中支持率很高,但却是以军队的解体为背景的。尤其是十月夺权后为了在立宪会议选举中争取原先布党几乎无影响的农村地区,布尔什维克给军队放长假,号召士兵(当时多是“穿军装的农民”)返乡动员群众投票,一时军营为空。有这样的士兵支持,冬宫之夜驱散士官生,从而可以使布党成功夺权,但这样的士兵从事战争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当布尔什维克推翻原来服从立宪会议选举结果的承诺、导致内战爆发后,它就立即陷入严重危机。1917年10月,彼得格勒的赤卫队有4000人,莫斯科有3000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从《共产党宣言》起,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一贯反对“常备军”,认为常备军是镇压人民的。巴黎公社就是以“国民自卫军”(民兵)代替常备军的。实际上,民兵代表革命,常备军代表反革命,这甚至是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一种传统思想。他们认为,常备军和平民社会必然相互对立,严格军事训练下的常备军与民主不相容,可能演变成反社会的潜在力量,因此废除和消灭正规军曾是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一部分。很多人把任何正规军都看成是反革命的工具。正如列宁所说,建立强大的正规军这个问题“甚至在理论上从来没有提出过,我们进行了世界上谁也没有这样大规模进行过的事业”。

  托洛茨基的三把火

  1918年1月15日,在立宪会议被驱散后十天,苏俄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革命中的“逃兵领袖”克雷连柯不久就被证明不适于恢复他曾极力破坏的军纪,他很快被调任他职。列宁选中了意志坚强的托洛茨基。3月间,托洛茨基就任军事人民委员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凭空造就出一支部队来。他很快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

  重塑纪律。1918年1月,颁布义务军法令,但响应者寥寥。到夏季征募的人数才达到1万人。然而,士兵人数不足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难处在于要把十月革命中颠覆的一切恢复起来。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对信奉过的一切要憎恨,对憎恨过的一切要信奉”,这是一个很大的“急转弯”。过去革命者的无政府主义宣传是非常成功的:斥责军国主义,提倡使本国战败,鼓励士兵开小差、憎恶纪律、抗命不遵、视长官为敌人,以至于前线的士兵在战壕里和敌军开联欢会,在通往各个城市的大街上到处是穿着士兵大衣的逃兵,上千万的部队势不可挡地稀里哗啦垮下来了。在这种情况下,组建军队首先要打破自己形成的宣传体系,完成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换。正如托洛茨基在他的最高军事统帅就职演说中强调的:“革命必须从第一个破坏阶段快速转变到建设阶段”,过去的说法在“反抗以前的压迫的同时却暴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反社会的特点”,必须坚决抛弃。只有“工作、秩序、纪律才能挽救苏维埃共和国”。托洛茨基甚至直言不讳:“红军的组织原则与沙皇军队的组织原则是非常相似的”。而实际上他私下里知道,前者的纪律需要比后者更严厉。列宁提出要求组建300万军队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武器就是强迫动员。

  1918年通过《关于组织红军》的决议后,托洛茨基颁发了一系列的条令:内务条令、卫戍条令、夜战条令、纪律条令,并恢复军事法庭的死刑。托洛茨基命令:“凡策动退却的,格杀勿论,凡临阵逃脱的,一律枪毙”。他担任军事人民委员不久,就判处了海军司令夏斯特尼的死刑,大大地震慑了那些动摇观望的军官。托洛茨基对一切敢于背叛的行为都严惩不贷,甚至动用了残酷的人质法和什一法(“什一法”是原来沙皇军队中盛行的处罚逃兵的办法,就是命令逃兵排成队列,每数到第10个人就当场枪毙)。前线军官作战时,他们的妻子儿女也作为人质要扣留在政委手中,如果发生倒戈变节行动,人质就会被处死。托洛茨基认为如果不这样,革命就会失败,支持革命的人就会受到白军的报复。

  雇用旧军官。1918年4月22日,托洛茨基向中央执行委员会提交了他雇用沙皇军官的计划。他认为,红军中必须要有沙皇的军官来为其服务,仅有革命热情和不怕牺牲是不够的,正如工业需要工程师、农业需要农学家一样,军事专家对作战是不可缺少的,训练有素、有军事经验的旧军官总比由一个准尉做红军总司令要更有作战能力。这个提案在党内遭到布哈林、皮达科夫、斯米尔诺夫等一大批人的反对,他们拒绝支持一支集中制的常备军,更不要说是一支由沙皇的将军来领导的军队。在布哈林主编的《真理报》的专栏上有署名文章称托洛茨基是“沙皇将军的朋友”。③这些人被几个星期前武装起义的光环所笼罩,认为沙皇军官会从内部出卖红军,工人赤卫队组成的游击队才是真正的依靠力量。而托洛茨基则反驳说,全俄的工人不到总人口的2%,直接参加十月夺权斗争的人数不超过2.5万人,就算达到了列宁的300万征兵指标,那也需要指挥员。他在《真理报》上回击那种敌视和不信任旧军官的论调:“人们对那些为工农俄国事业忠诚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了生命的专业军官几乎一无所知”。托洛茨基不仅坚持起用旧军队,而且不认为原来的赤卫队可以进行正规化改造,他认为“游击作风会传染正规部队”,因而坚持解散游击队和赤卫队,确立集中、统一编制的师团。

  因为叛变的事情时有发生,列宁对雇用旧军官心存疑虑。但按党内的分工,列宁处理政治经济事务,只间接过问军事问题。托洛茨基告诉列宁,在红军中服役的旧军官有3万多人,投敌叛变的毕竟是少数。最后列宁也不得不承认,在非常危急的时刻不用旧军官是不可能的。随着内战的节节胜利,列宁开始高度评价托洛茨基:他用“被摧毁的旧制度的大厦上留下的砖瓦”挽救了“共产主义”。④

  政委制度的产生。早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革命当局就在军队里设置过政治委员,目的是监督那些懂军事的指挥官,有些类似中国古代的监军。二月革命以后,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为了保证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任命过军队的政委。但这些政委基本上都是隶属于最高司令部的,其职责也不明确,并没有形成制度。可以说托洛茨基才是政委制度的真正创始人。

  托洛茨基建立红军后,设置了从连一级到总司令的各级政治工作制度,政治委员主要由布尔什维克的党员骨干担任。1918年6月他召开了第一届政委大会,这是因为内战期间红军对大量起用沙皇的军官不放心,要驱使他们为革命服务,但是又不能大撒手。托洛茨基明确了军事指挥官和主管思想工作的政委的职责。政委的主要工作是鼓舞士气、效忠上级、保证军队的纪律等。⑤托洛茨基还发布一项指令:任何军事指示未经双方的共同授权签署都视为无效,从而阻止了沙皇军官可以在军事问题上结成派别体系的危险,形成相互牵制。政委在军事上是指挥员的下级,而指挥员在政治上又是政委的下级。但是它带来的弊病也是明显的:军权被分裂,不断形成两个集团间的摩擦,带来了一些猜忌和对立。但是从内战中的效果看,仍是利大于弊,因为当时形势所迫,不起用旧军官,红军在战场上就会被消灭,对旧军官不加监督,红军就会重蹈第一次大战中军队瓦解的覆辙,在政治上毫无控制力。

  “托洛茨克”与“列宁格勒”   

  作为红军之魂的托洛茨基在装甲列车上设立了指挥部,在各条战线上奔驰,很快扭转了内战初期的败局。到1919年底,红军人数达到了预期的300万人,共有7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下辖2-3个集团军,共有88个步兵师、29个骑兵师和61个航空中队。经过三年苦战,红军终于赢得了内战的胜利。直到内战结束后的1925年,伏龙芝接替了托洛茨基的职务,托氏这才卸除了军职。

  苏联内战的胜利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结果,革命理想的动员力、列宁的政治领导和政治谋略,各反对派势力的互不合作乃至彼此敌对,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是托洛茨基个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可以从这一事实中看出:早在地图上还没有“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这些名称时,1919年苏维埃政权就颁布法令,把伏尔加河中游的一座城市伊瓦申科沃(托洛茨基的指挥列车曾在该城停驻)改名“托洛茨克”,以表彰托洛茨基在革命与内战中的贡献。这是革命后苏俄第一座以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当然,8年后托洛茨基在党内斗争中被斯大林击败,这座城市又改名“夏伯阳斯克”了。现在的俄国人,更不用说外国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曾经有过的这个叫“托洛茨克”的地名了。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文学院教授)

  注释:

  ①《十月的选择》183页。

  ②徐天新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98页。

  ③《真理报》1918年12月25日。

  ④高尔基:《与列宁相处的日子》56-57页。

  ⑤托洛茨基1918年6月在莫斯科第一次政委大会上的发言,见《革命是怎样武装起来的》第1卷,130页。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