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傅烨珉
早晨五点悄悄起床,宣告一天工作开始。发动车子,首先考虑今天的“份钱”能不能挣够,随后才是自己的收入。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没有充足时间陪伴家人。一日三餐无规律,遭遇堵车徒焦虑,揽不到客空游荡……
没错,这就是出租车司机的真实写照。回想十多年前,出租车驾驶员堪称热门职业,但曾几何时,这个行当却变得越来越难做。一方面,现在公交发达,私车增多,同行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同不少行业相比,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未有明显增长。若算上物价因素,“的哥”的待遇真好比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油价涨,“的哥”荒?
这不,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了。据有关报道,今年春节前后,上海许多出租车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大众交通、巴士股份、强生控股等)都不同程度遇到驾驶员紧缺的情况。许多老司机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选择离开该行业,新进人员则远不能填补空缺,致使一些出租车因招不到驾驶员而闲置。
强生控股有关人士表示,造成目前驾驶员紧缺的原因,既包括合同到期不续签,也有其他公司出更高待遇挖“墙角”。对此,强生正采取续签合同就一次性奖励3000元等优惠措施,以期挽留“的哥”。
但专家指出,造成“的哥”荒的原因,除上海交通拥堵、轨道交通发达,一定程度上影响出租车生意外,主要还是司机收入的下降。尤其近年油价大涨,出租车每公里油费翻了近一倍,给司机带来沉重负担。打个比方,一名司机一天连续开18小时,约有800元营业收入。上交公司近400元、油费约200元,剩余仅200元。若开双班车,一个月开15天,挣到手顶多3000元。
有出租车司机表示,油价上涨后,一天的油费已从以前的100元增至200元,开一个月的双班车,就要多加1500元油费。所以,为保证收入,尽管公司规定只能开到凌晨2点,但不少司机都坚持到清晨6点。说白了,钱挣得这么少,现在当“的哥”实已没啥“奔头”。
调车价,能治本?
既然问题已露“尖尖角”,又当如何解决?不久前有消息称,上海有关部门正研究出租车的“油价联动”政策,把出租车的运价与油价的波动相结合,在油价高涨状况下,出租车的运价将有一定幅度上调。此外,针对驾驶员紧缺,上海出租车行业协会已向有关部门建议,希望在不影响上海市场的情况下,合理引进外地户籍驾驶员,以缓解当前的人手紧缺问题。
那么,这些措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哥”荒问题?目前看来未必。
一则,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日前透露,市政府正听取社会各方意见,有关出租车调价的议题,正处论证阶段。由此可见,调价尚无明确时间表。而且,去年8月起,政府和企业已共同承担最近一次油价上涨所增加的费用,以每月每车350元补贴,化解“的哥”收入减少问题。所以,尽管因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使该“利好”很快被迅速增长的运能所“摊薄”,但届时调价能否为大众接受,目前亦存悬念。
二则,对于引进外地户籍驾驶员之举,有观点认为,结合前不久杭州出租车司机集体驾车“出逃”事件,表面看是劳动者对待遇不满,实质是利益分配出现问题。因此,引入外地籍驾驶员,或许能缓解一时的用工窘迫,但从长远看,要想行业健康发展,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利润与风险分配机制,才是根本之策。
看来,出租车行业虽“今不如昔”,但“的哥”闹荒,还是引得社会各方关注。当人们向出租车招手时,也确应想一想他们的喜忧与艰辛。如何维护好其与消费者的共同利益,是一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