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项统计表明,目前在我国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1000万家企业中,仅有10万家曾经为慈善事业捐过款物,另外99%的企业则从未有过慈善捐助记录。这一统计数据甫一发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企业不做“善事”,企业的当家人——那些身价不菲的企业家们对慈善捐赠又抱有怎样的心态呢?
余彭年,深圳彭年集团董事长。1982年,他回到家乡湖南,家乡的贫困使他震惊,从此,他开始了在内地的行善事业。
2005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余彭年以捐赠7500万元位列第二。余彭年多次表示,他做善事并不是为了要在慈善家排行榜上留名,“我做我的善事,只要真的有效果,我就很开心。”
余彭年跟许多采访过他的记者都提到这样一件事:1988年,他向湖南省有关单位捐赠10辆进口三菱救护车,两年后却得知,救护车里面的设施被改造,本应用于急救病人的车成了某些领导的专用车。盛怒之下,余彭年将捐赠车辆悉数收回,转赠几家县级医疗单位,然而他没想到,转赠的救护车再次被挪作他用。
“做善事的钱要真正交到百姓手里,我才放心。”余彭年说,他不希望自己拿出的一百元钱,只有二三十元能送到百姓手里,剩下的都流到其他地方了。
为了更专心地投入慈善事业,从2004年1月1日起,余彭年将深圳彭年酒店的业务交由希尔顿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管理,并为此每年向希尔顿支付1500万元。余彭年说自己年纪大了,一边经营酒店一边做慈善很辛苦。为了更投入地做善事,他辞去酒店董事长职务,成为一个专职慈善家。
同时,余彭年向外界宣布,将来不会把自己的遗产留给子女。“我有两个儿子,他们生活得比我好,留钱给他们是害了他们。他们有房子住,有工作做,这就足够了。”
与一些慈善家的低调不同,余彭年总是很坦率地讲述自己行善中的一些感受,他说:“因为有种种顾虑,很多人不敢站出来做善事。但是,中国贫穷的地方太多了,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做善事,不仅是富人,普通百姓也同样能做善事。关键要有个透明的监督机制。”
点评:与余彭年一样,目前多数企业家不愿意向慈善机构捐款的原因之一,就是善款的去向不透明,他们担心自己的善意不能被充分表达。
确实,如今国内一些慈善机构财务混乱,信息不公开,捐助善款的接收和使用上,缺乏完善的监督追惩措施。捐款的来源、流向等这些捐款者应该知道的信息并没有公开,捐款者的知情权被忽略了。而企业家更担心的是,这些钱被一些不良的基层官吏借机中饱私囊,贪污浪费。因此,与其让人挥霍还不如不捐,成为许多企业家共同的想法。同时,企业家也呼吁政府尽早构建一个有利于善举的慈善事业机制,来监督善款的使用过程,让“好钱用在刀刃上”,以此提升企业捐款的积极性。
|